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 我国成人鼻泪管的观察和测量

    孙义和;陈昌富;

    100例带有粘膜的头颅标本上,测得鼻泪管的长度为26.6mm;其开口大致可分六型,以椭圆形多见。下口的前后径为1.9mm。下口距鼻孔外缘为27.7mm。观察和测量结果,积累了国人有关解剖学资料,并为临床提供参考数据。

    1985年03期 1-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 侧脑、室内肿瘤(摘要)

    刘道坤;

    <正> 本文总结1972年1月~1982年1月收治的侧脑室内肿瘤30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治疗和病理学诊断,其中肿瘤全切除24例,次全切除6例;术后接受化疗及放射治疗17例。本组无一例手术死亡。经1~9年随访观察,目前存活19例,其中15例已恢复一般劳动或生活自理;4例尚需他人照料。因肿瘤位于侧脑室内,起始症状隐蔽,早期常易误诊。作者认为侧脑室肿瘤不同部位和不同性质,其临床表现亦有显著差异。根据特殊检查及其特征进行分析,对定位诊断可提供主要依据。并认为全切除的疗效是理想的。肿瘤全切除手术要点:勿损伤侧脑室壁内的大脑内静脉;进行分块切除;严密止血;有效的术后闭锁引流。这些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1985年03期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兔多形核白细胞与T细胞的共同抗原及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刘运义;

    从兔腹腔液制得含90%的粒性白细胞,这些白细胞与胸腺细胞(T_1、T_2)有共同膜抗原,但无胸腺细胞的RTLA抗原;与胸腺细胞不同,较多的多形核白细胞有Ia抗原。用抗T_1、T_2的单克隆抗体,及抗Ia的多克隆抗体的补体介导细胞毒试验,指示了这些不均一性的细胞群体。

    1985年03期 4-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 高位硬膜外阻滞麻醉导致截瘫一例报告

    丁锦芸;

    <正> 硬膜外麻醉后发生截瘫较为罕见。Dawkins报道32,718例硬膜外麻醉中,造成永久性中枢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为0.02%。由于预后不佳,常可导致残废,甚至危及生命,应引起麻醉工作者的重视。现将我院一例报告如下: 王某,女,54岁。1984年7月因右侧乳癌入院。在连续硬膜外阻滞下进行右侧乳癌根治术。拟在颈_7-胸_1和胸_(3-4)棘突间隙两点穿刺。因病人肥胖,棘突间隙触摸不清,经颈_7-胸_1间隙穿刺困难,且有血样液从针内

    1985年03期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南通市环境γ辐射水平与居民所受剂量的初步调查

    周德宏;银建启;崔晓萍;周长生;季莘;

    本文报道了南通市环境γ辐射水平和居民所受剂量,共调查了室内516个点、室外216个点。结果表明,本市平均地球γ照射量率和平均居民吸收剂量率均低于江苏全省水平。并讨论了房屋结构、地面类型与地球γ照射量率的关系。

    1985年03期 9-1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 泪小管泪囊鼻腔吻合术加挂线术的临床观察(摘要)

    龚启荣;

    <正> 本文采用泪小管泪囊鼻腔吻合术加挂线术综合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下泪小管或泪总管阻塞13例14只眼(泪总管阻塞4例5只眼,下泪小管入口处阻塞9例9只眼),随访6~12个月(平均11.3个月),成功率85.7%。作者提出手术注意点如下:(1)切除阻塞后,泪小管不能短于6mm;(2)骨孔下缘应低于泪囊下端,泪囊纵行切口必须达鼻泪管下端,以避免形成小死腔;(3)泪囊切口"T"形优于"I"形,可减少肉芽创面;(4)将泪小管与泪囊吻合好;(5)挂线往返抽动范围宜小,必须在术后一个月施行;(6)挂线要够长,两端作结才不会滑脱;(7)挂线上端要向外眦方向,避免将泪小点拉裂,并保持鼻腔线段清洁以减少泪道污染。

    1985年03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刺参酸性粘多糖治疗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1例疗效分析

    吴芳颐;杨锦媛;周佩文;

    本文报告应用刺参酸性粘多糖治疗11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结果。并对疗效机制和临床意义进行了简单的讨论。本组的原发病为急性白血病9例,肿瘤 2例;其中5例治愈,3例好转,尤以急性白血病并发DIC的疗效显著。5例治愈者应用药物总量为720~2520mg,平均总量为1420mg;3例好转者的平均总量为840mg。

    1985年03期 15-1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 颅脑复合伤的处理

    邓传宗;刘道坤;

    本文总结颅脑复合伤122例,占同期收治颅脑损伤7.68%,死亡率13.11%。认为颅脑复合伤是一种特殊类型损伤,在抢救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尽早确定颅脑复合伤;(2)颅脑复合伤与休克;(3)注意合并伤处理,特别是内脏损伤的治疗。

    1985年03期 18-2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 用大型中厚游离皮瓣治愈眼面部巨大黑痣一例(摘要)

    龚启荣;

    <正> 作者用大型中厚游离皮瓣治疗1例右眼上、下睑及颧颞部连续性巨大黑痣,上达眉区,下至口角旁,后到发际和耳屏前1cm,内侧止于鼻背。手术方法依次为:在全麻下沿黑斑边缘切除全层皮肤,保留睑缘部3mm皮肤;取大腿部面积16×15cm的整块中厚皮瓣(按创面大小,纵横放大2cm);经修剪使其外形与创面大小形态一致;进行对边皮肤间断缝合,在睑缘上、下相应的皮瓣上作一30mm长的水平瓣切开,并与睑的皮肤创缘对边缝合成睑裂;皮瓣上作3个引流孔,加压包扎固定皮瓣。作者并就皮瓣移植片固定的新方法进行讨论,认为在移植片和受床深部之间,利用中心和中心旁全皮瓣缝合固定时可用4根缝线。最大皮瓣

    1985年03期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烧伤病人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杨宝宏;侍德;

    烧伤并发急性肾衰的死亡率极高,必须早期预防,早诊早治。治疗以透析和综合疗法为主。急性肾衰时应用速尿无明显疗效,及时截除坏死肢体有助于肾衰逆转,口服甘露醇疗法可供选择,但须注意胃肠道状态。

    1985年03期 21-23+2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 70例膝关节镜检查

    顾永强;程达人;侍德;朱崇仁;

    本文介绍70例膝关节镜检查的方法、适应证、禁忌证和主要病理表现。镜检与临床诊断对照结果,纠正错误诊断和补充诊断各13例。证明膝关节镜能提高膝关节疾病的确诊率,对治疗亦有明显的意义。

    1985年03期 24-27+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8K]
  • 纤维胆道镜诊治胆道术后残留结石14例报告

    沈洪薰;俞蔚明;朱远源;陈玉泉;

    应用CHO-S型纤维胆道镜经T管窦道诊治胆进残余结石14例。共进行26例次纤胆镜检查,其中19例次取石成功,3例次因窦道过小而被迫终止,4例通过检查证实无残石。镜检距手术时间一般在6周左右,除少数有发热外,未见明显并发症。8例胆道残留结石均获治愈。取出结石:最大4颗为1.5×I.5×1.4cm、1.5×1.4×1.1cm、1.5×0.8×0.8cm和1.6×0.6×0.6cm;最多者1例达173颗。取石次数最多的1例为7次。

    1985年03期 28-3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6K]
  • 角膜环与某些冠状动脉疾病致病因素的关系(摘译)

    韩玉岷;

    <正> 角膜环是老年角膜常见的改变,是类脂质蓄积于角膜周边部形成的环样混浊;环与角膜缘之间有1mm左右的透明环带。它并不侵犯角膜中央区。在临床上,角膜环既不影响视力也不产生角膜溃疡和新生血管。由于它和某些疾病(例如高脂蛋白血症,尤其是其Ⅱ型和Ⅲ型)同时发生而被注意。据报道,冠心病患者角膜环的发生率似乎高于健康者,尤其是50岁以下。有的学者发现其程度与老年人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有显著关系。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提示,角膜内蓄积的类

    1985年03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食管轴对估计食管癌切除率的意义

    石仲歧;陈荫椿;秦增寿;

    本文分析124例食管癌钡剂造影的食管状况,并与手术所见进行了比较。99例食管轴无改变者切除96例,切除率为97%;25例食管轴有改变者切除6例,切除率为24%。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食管轴有改变的25例,术中发现癌肿均已浸润食管以外的组织,其中19例因侵及主要器官而终止手术。由此可见,食管轴改变者的手术切除率很低;亦说明食管轴的状况对估计食管癌切除的可能性有重要意义。

    1985年03期 31-32+34+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 腹膜后血肿18例临床分析

    刘志琛;沈洪薰;

    本文报告18例腹膜后外伤性大血肿的治疗结果,其中治愈17例(94.5%),死亡1例(5.5%)18例腹膜后血肿主要是腹膜后软组织损伤、骨盆骨折和肾脏损伤所致。诊断较困难,误诊率为50%。本组11例施行腹膜后血肿清除加引流,4例肾切除,3例肠切除;获得随访12例(70.5%),都恢复工作,无一例死亡。

    1985年03期 33-34+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 脑枕区肿瘤19例分析

    张浩然;

    <正> 脑枕区肿瘤系指顶枕裂之后,小脑天幕上区域的脑肿瘤。临床较为少见。国内报告11大组颅内肿瘤共12,616例,其中有枕区肿瘤123例,仅占0.97%。我院自1978年2月~1984年3月共收治19例,均经手术切除,病理检查证实,现分析于下。临床资料本组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64岁,平均41.9岁。30岁以上发病16例(84%)。自出现症状到来我院就诊

    1985年03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椎体孤立性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与治疗——附4例报告

    赵敦炎;侍德;

    <正> 骨嗜酸性肉芽肿一般好发于颅骨、肋骨、下颌骨、骨盆及股骨,单独发生于椎体者较少见。Schajowicz报道85例嗜酸性肉芽肿中,仅5例发生于脊柱。Fowlcs报道40例骨嗜酸性肉芽肿,几乎半数累及颅骨,1/4累及骨盆和股骨,累及脊椎者只有5例。Mclhcm报告在15例组织细胞增生症中,发生于脊柱者3例。脊柱嗜酸性肉芽肿国内至今共报道5例。本病术前较难确诊,

    1985年03期 37-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 臀位围产儿253例的并发症分析

    李联亚;于文华;

    <正> 臀位在异常胎位中最常见。臀位经阴道分娩时,围产儿的死亡率和新生儿致病率为头位产的2倍以上。因此降低臀位产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1982年1月~1983年12月,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收住各类分娩共4907例,其中单胎臀位253例,发生率为5.1%。本组臀位分娩并发症见表1。

    1985年03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带状疱疹眼部并发症20例报告

    龚启荣;韩玉岷;

    <正> 带状疱疹侵犯三叉神经眼支的发病率为8%~56%,其中累及眼球者高达71%。眼带状疱疹可致视力障碍或伴发脑血管疾病。本文报道带状疱疹眼病20例,并进行文献复习。临床资料我院1978年以来共收治带状疱疹眼病2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发病年龄18~88岁,平均50.38岁。其中右眼4只,左眼16只,均为单侧急性发病。

    1985年03期 41-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 应用荧光分析仪诊断小鼠恶性肿瘤

    江新;戚琼芳;徐子如;刘兰英;

    <正> 应用光敏技术诊治恶性肿瘤,是近年来国内外重视的新课题。1960年Lipson等研制血卟啉衍生物(HPD)成功。由于HPD在癌细胞的胞浆中潴留时间较长,以特定波长的激光或汞灯照射时,癌肿与周围正常组织可产生不同的桔红色荧光,因此可用以进行恶性肿瘤的诊断。目前已经应用的光敏技术有荧光放大法、光谱分析法等。1983年3月至1984年5月,我们应用荧光分析仪记录小鼠恶性肿瘤与正常组织的荧光谱线,现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1985年03期 43-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 咽后壁脓肿54例分析

    邱道元;戚琼芳;苏志高;俞其斌;

    <正> 咽后壁脓肿系颊咽筋膜与椎前筋膜之间发生的化脓性炎症。因婴幼儿时期腺样体、咽鼓管、鼻窦、中耳等区的淋巴较丰富,咽后间隙较大、疏松,加之抵抗力较低,故易于感染而致本病。临床上处理不当时,常可危及患儿生命。我院近二十年共收治54例,现小结如下。

    1985年03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应用Millard氏法整复单侧唇裂68例的体会

    袁旭初;田飞秋;

    <正> 唇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畸形,整复方法很多,各有优缺点。目前较广泛使用的是旋转推进法(Millard氏法)和下三角瓣法(Tennison氏法)两种。我科1981年至1984年期间,应用Millard氏法整复68例单侧唇裂,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性36例,女性32例。左侧裂41例,右侧裂27例;伴有腭裂者24例。唇裂分度:Ⅰ度8例,Ⅱ度28例,Ⅲ度32例。年龄最小为5个月,最大为22岁。术后平均住院7

    1985年03期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 消化道一层吻合术的体会

    李家骥;张邦欣;张化文;

    <正> 近年来,消化道一层吻合术报道较多。此术断面吻合好,组织损伤小,吻合口瘘发生率较二层吻合低。本组自1974年5月至1979年12月无选择地应用消化道一层吻合术240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240例,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者16岁。胃大部切除220例,其中胃十二指肠吻合术(Billroth Ⅰ)8例,胃空肠吻合术(顺蠕动,结肠前,Billroth Ⅱ)212例。胆总管十二

    1985年03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臀大肌肌皮瓣局部转位修复骶部褥疮四例报告(摘要)

    侍德;

    <正> 1978年以来,作者以臀大肌肌皮瓣局部转位治疗骶部褥疮4例,取得满意疗效。臀大肌的形态特点及血供为该肌的切取转位移植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用其治疗骶部褥疮的手术方法与整复外科治疗慢性骨髓炎类似,首先设计好皮瓣的切线,彻底切除病灶后再作创面修复。本文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1.臀大肌肌皮瓣治疗褥疮的优越性:(1)有良好的可作旋转轴的血管蒂;(2)臀大肌的深层有一层蜂窝脂肪组织,肌间隙容易分离,出血少,术后粘连少;(3)臀大肌的厚度足以填充骶骨后面的凹陷创面。

    1985年03期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食管与胃层-层吻合术——附45例报告

    陈荫椿;石仲歧;张建兴;邱展;范敏楚;

    本文报告了45例食管癌患者行食管、胃层-层吻合重建术,并对手术操作及其要点进行了讨论。认为此术式能有效地防止吻合口狭窄及瘘。其中18例于术后3~6个月进行随访,并作了钡餐检查,均显示无吻合口狭窄,结果良好。实验及临床经验说明该术式远较传统的Sweet术式为佳。

    1985年03期 52-53+57+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 视网膜血管瘤家系调查一例

    周庆龄;陈锳;龚启荣;王旭光;

    <正> 视网膜血管瘤具有遗传性,比较少见。我科见到一例,现将家系调查结果(见图1)报道如下。例1 桑某,先证者,Ⅲ_1,女,19岁。因左眼前黑影,1982年10月来我科门诊。检查:双眼视力均为1.5,外眼无异常。左眼底乳头色泽边界正常;颞上支动静脉血管轻度充盈、纤曲,距乳头约3个乳头直径(简称PD)处,见一1.5PD大小圆球形红色团块,隆起约+2.00D球镜,境界清楚,颞上支动静脉进入,其中(见图2)。黄斑区有典型的黄白色星芒

    1985年03期 5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妇产科门诊病人阴道滴虫感染情况的调查

    胡文英;王聪敏;胡文秀;

    <正> 阴道滴虫感染是妇产科常见病之一。据国内报道,50年代的感染率约为妇科病人的19~25%,占阴道炎症的30~70%,在工厂女工中高达18.24~38.41%;60年代工厂女工的感染率为40%。近年来,由于卫生条件显著改善,工厂女工的感染率已下降至3.56%。南通市1956年调查大生一厂女工的感染率为31.3%,以后没有再行调查的资料。为了解南通市当前的滴虫感染状况,

    1985年03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间隔区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摘要)

    赵敦炎;侍德;

    <正> 筋膜间隔区综合征是四肢急性创伤的严重合并症之一,处理不当时,可致肢体严重残废甚至影响生命。本文报道了1978年以来收治8例的治疗结果。本组均有急性肢体损伤史,其中发生于小腿5例,肘关节3例。入院时均有伤肢异常剧痛、相应间隔区肌肉与神经麻痹、被动伸展时受累肌肉剧痛,以及受累部位软组织紧张。其中6例轻型者经保守治疗痊愈;2例重型者经筋膜切开减压后1例痊愈,1例肢体坏死后截肢。

    1985年03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我院托儿所儿童肠道致病菌带菌情况调查

    殷之琳;曹金德;徐元善;

    <正> 为了加强儿童保健工作,预防夏季肠道感染性腹泻的流行,我们于1984年6月对我院托儿所健康学龄前儿童62人进行肠道致病菌带菌情况的调查。以常规采集的粪便作志贺氏菌属、沙门氏菌属、副溶血弧菌、空肠弯曲菌及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培养、分离和鉴定。结果:62名正常儿童中检获肠道致病菌带菌者15例,检出率为24.19%;其中产肠毒素大肠菌ST型12例(19.35%)、LT型1例(1.61%),空肠弯曲菌2例(3.22%)。

    1985年03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γ-氨基丁酸在高压氧惊厥发作中的作用

    许圣弘;庄坚;

    <正> γ-氨基丁酸(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的抑制性递质之一,它在惊厥发作中的作用已有不少报道,如用γ-乙炔GABA和γ-乙烯GABA使γ-氨基丁酸转氨酶(GABA-T)不可逆的抑制,使小鼠脑中GABA水平上升到对照组的265%和264%时,听源性惊厥的发作强度就可减少到50%。如果用二氨基丁酸(DABA)和腐胺设法阻断神经原和神经胶质细胞对GABA的重摄取,或用GABA受体激动剂异鹅羔胺(muscimol)提高脑GABA

    1985年03期 58-6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 原发性胆囊癌

    尤其俋;

    <正> 原发性胆囊癌是胆道系统中最多见的恶性疾患之一,在整个消化道恶性疾病中占第五位,占所有恶性肿瘤的3~4%。胆囊癌生长缓慢,由于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常易与胆道的良性疾病混淆。确诊为胆囊癌的患者,其预后不良,五年以上生存率在5%以下。本文综合近年来胆囊癌的有关资料,以期有助于胆囊癌的诊断和治疗。一、发病率各家报告互有差异。据统计,胆囊癌的年度发病率约为2.5~2.7/10万人口;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加,可能与诊断率的提高有关。

    1985年03期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 骨骼肌肉系统的介入性放射学

    胡振民;

    <正> 1930年Martin和Ellis首次报告8例骨骼肌肉系统的外吸活检。50年来,在临床经验和细胞学诊断方面均有新的提高,活检针和X线技术也日趋完善,活检报告已达15,000例次。随着近代介入性放射诊断和治疗水平的发展,放射科医生必须掌握骨骼疾病的多种影象学技能(如X线、核素扫描和CT等),并承担骨活检的技术操作,从而促进与临床医生及病理学者之间的广泛联系,以提高正确判别疾病性质的水平。

    1985年03期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C组、G组染色体异常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3例观察(摘译)

    李静文;

    <正>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有否染色体异常与临床表现密切相关,并可以此估计预后;染色体核型正常者比异常者生存期长。本病有半数在染色体C组、G组的特定部位出现异常。本文报告3例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染色体C组、G组异常的观察,并结合若干文献予以讨论。例1 女,12岁。并发VonRecklinghausen’s病。疾病初发、缓解和再发期的染色体均显示45,XX-7异常核型,即所谓7单倍体。入院主诉:全身倦怠,面色不好。体检:中度贫血;全身有大小不等的瘀点和瘀斑,大的可达20cm;肝肋下5cm。末稍血Hb3.5g%,血小板4000/mm~3,白血球10,100/mm~3;涂片见幼稚细胞占75%,20μm大小,胞浆丰富,有嗜酸性微细颗

    1985年03期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外阴肌间静脉管瘤一例报告

    乔永英;

    <正> 患者任某,30岁,已婚。住院号246264。十年前,患者偶然感到右侧大阴唇间隙性刺痛,位置恒定,并于疼痛处发现一3×3cm大小之肿块,站立时明显,平卧后肿块缩小或消失。三年前该肿块增大。曾先后拟诊为"腹股沟疝"、"前庭大腺囊肿"等,并在他院行"疝修补术"。因术后症状未获缓解,于1981年11月3日转来我院。检查:右侧大小阴唇之间,上起耻骨下缘,下至会阴体右侧,有一5×4×4cm之肿块;肿块表面静脉稍怒张,有压缩感但无搏动及杂音闻及。穿刺抽到血液。拟诊为血管瘤。

    1985年03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