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 ~3H-STX标记物在平滑肌亚细胞膜部分识别神经细胞膜的污染

    施安国;

    本文用~3H-STX为标记物比较不同血管平滑肌亚细胞膜部分中神经膜的污染。DAO的~3H-STX值不足DMA的1/10,而DMA的~3H-STX值为DMA与DMV的15倍,除去动脉外膜的DMA的~3H-STX值仅轻度低于含动脉外膜的DMA。这些结果表明在清洁很彻底的血管组织交感神经末梢的污染很少。

    1991年02期 93-95+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 卡介苗对兔系膜增殖性肾炎的保护作用

    邢昌赢;徐君杰;钱桐荪;吴亚君;高长泽;

    为探讨BCG对兔系膜增殖性肾炎是否有保护作用,将15只兔建立起该模型并分成两组。BCG组(7只):在致病免疫前3周起接受BCG接种直至实验结束;对照组(8)只,以生理盐水取代BCG。结果:与对照组相比,BCG组循环免疫复合物在致病免疫后6周时显著减少(P<0.05)、小球内兔IgG减少(P=0.0505),小球平均细胞数显著减少(P<0.01)。这表明BCG可能促进MPS清除CIC或抑制其形成,减少小球内的IC,从而减轻小球的系膜增殖性炎症。

    1991年02期 96-98+180-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 内源性亮啡肽在针刺调节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王健鹤;严伟星;

    <正> 针刺能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可作为治疗某些感染性疾病、肿瘤及免疫功能紊乱等的辅助手段。有关中枢脑啡肽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以及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内源性脑啡肽在针刺对细胞免疫反应的影响及其调节机理,迄今尚无资料阐明。本文以四甲基唑氮盐比色法(MTT法)及放射免疫检测法研究了电针大鼠"足三里"时,细胞免疫反应与脑和脊髓内亮啡肽(LEK)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电针增强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LTT)时(电针组为0.576±0.027,

    1991年02期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奇异变形杆菌毒素研究

    张斐;张平;程纯;俞一兵;宗素琴;

    对腹泻患儿粪中分离的36株奇异变形杆菌进行细胞溶血、耐热性肠毒素、细胞毒素等方面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所有菌株除全部产内毒素外,还产外毒素。该幼龄菌培养物能溶解人"O"型、兔、羊红细胞,细菌培养物离心上清液或滤液均对CHO、Hep-2细胞具有毒性作用,其中4株(11.1%)产耐热性肠毒素(ST),且随温度升高与加热时间延长毒性减弱以至消失。

    1991年02期 99-101+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 经导管动脉化学栓塞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124例次

    于志坚;郑毓荃;黄介飞;范中杰;杜丽娜;徐政府;徐克成;孟宪镛;

    采用碘化油与大剂量阿霉素、丝裂霉素、顺氯铵铂等化学栓塞剂,经导管对癌灶及肿瘤血管进行充分栓塞,并用较大剂量白细胞介素-2、α-干扰素经肝动脉灌注行过继免疫,治疗124例次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包括2例肝癌破裂出血)。其中单纯型Ⅱ期35例次,Ⅲ期2例次;硬化型Ⅱ期82例次,Ⅲ期3例次;炎症型Ⅱ期2例次。经治疗总有效率达93.5%,其中瘤体缩小50%以上者达32.3%。到目前为止,全组治疗后平均生存期达7.6个月。但重复栓塞治疗4次以上的6例中,4例产生侧枝循环,影响了远期疗效的进一步提高。

    1991年02期 102-104+129+181-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粒-单核祖细胞初步研究

    丁润生;陆德炎;杨锦媛;

    用血浆凝块法检查2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骨髓粒-单核祖细胞(CFU-GM)体外生长特点,并与正常骨髓进行比较。MDS的CFU-GM集落产率明显低于正常,且从RA→RAEB→RAEBt逐渐减少;集簇/集落比值明显增高,并有逐渐增高趋势。结果表明,MDS是造血干(祖)细胞缺陷所致的克隆性疾病。认为,骨髓CFU-GM的培养对MDS的诊断、分型及与其它骨髓增生性疾病鉴别有一定意义。

    1991年02期 105-107+182-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 黑质多巴胺触液神经元

    徐慧君;武义鸣;冯家笙;

    <正> 将30%HRP8-10μl或3%碘化丙啶(PI)3μl分别注入两组动物单侧脑室内,48小时后将鼠处死,检查中脑切片。发现双侧黑质均可见HRP标记细胞群,但以同侧为主。标记范围以中脑中上部为多。标记细胞主要分布在黑质致密带内侧部,网状带中仅少数散在。注射PI例所见类同,但标记细胞远较HRP标记细胞为多。TH免疫组化法发现黑质DA神经元投射纤维分散布于尾壳核,并见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投射纤维在室管膜上皮细胞的深面形成密集的膨大,个别地区还见阳性终末突入侧脑室。另处在接受胚中脑黑质移植存

    1991年02期 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血清胆碱酯酶同工酶对肝病鉴别诊断价值的探讨

    姚登福;孟宪镛;徐克成;倪润洲;

    本文应用PAG电泳分离,重氮盐呈色法对肝病患者的血清ChE同工酶进行了研究。SChE同工酶在肝病时,除表现为小分子酶区带(SChE1、2、3)相对减少,大分子酶区带(SChE 5)相对升高外,还可在肝硬变和肝癌血清检出异常的同工酶区带。若以FMP区带出现且相对百分比大于1%、SChE 5/1~4比率大于0.9和SChE总活性低于正常下限的4项指标联合应用,可提高对肝硬变诊断的特异性(92%),对其他肝病的鉴别诊断亦有临床价值。

    1991年02期 108-11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有关身心发病因素的探讨

    曹斌;徐克成;孟宪镛;顾永健;曹兴兰;

    对61例十二指肠溃疡(Du)患者进行了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研究及25种生活事11111110件的调查。EPQ结果显示:Du患者的P、N量表分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E量表分显著偏低(P<0.01),人格不稳定型比稳定型,外向型比内向型的例数皆显著增高(P<0.01)。生活事件的调查结果显示:61例Du患者中,发病前经历生活事件者有32人(52.4%),70人次。其中以"工作繁忙、紧张"因素最多,占29.9%。本文认为Du的发病与P、N量表高分、人格外向、不稳定型的人格特征有密切关系,也与发病前的心理社会紧张因素的刺激有关。并对Du患者有关身心因素的发病机理作了简要的探讨。

    1991年02期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 血清T_3、rT_3、T_4测定与胃癌的关系

    沈安东;文洽先;王兴;陶建中;俞宪明;吕国强;

    对32例无甲状腺疾病的胃癌病人进行血清T_3、rT_3、T_4测定并与正常组对照,结果提示胃癌病人血清T_3显著降低(P<0.001),rT_3显著升高(P<0.0005),且rT_3随病情的严重程度而升高(P<0.05),并发现rT_3在Ⅰ期与Ⅳ期胃癌患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rT_3值的变化似可作为胃癌分期的一项参考指标,其能反映胃癌对机体的损害程度,有利于对病期和预后作出更合理的判断。

    1991年02期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浸润型肺结核患者血清T_3、T_4检测的临床意义

    王前云;茅国新;

    选择76例浸润型肺结核患者,分为轻重两组,与50例正常人组对照,用放免双抗体法测定血清T_3、T_4。结果表明:T_3、T_4的测定值在轻症组与正常人组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重症组则显著低于正常组和轻症组(P<0.001)。T_3值在重症组中半数以上(52.38%)低于正常范围,当病情好转时相应回升。T_4值在T_3降低者中多数(77.8%)处于正常低值,T_3很低并伴有T_4低于正常范围者病情危重。认为T_3、T_4的测定可作为综合判断浸润型肺结核病情轻重及转归的一项参考指标。

    1991年02期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 Fuzzy法评判大学生群体健康状况

    王美云;李大治;

    <正> 前文中,我们提出考虑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对大学生个体的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当所取隶属度是各个体隶属度的平均值时,这个方法也适用于学生群体。现结合本院88级女学生实例报道如下。

    1991年02期 120+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中药养肝汤对慢性乙型肝炎部分HBV标志物的影响

    陈怡;达坤林;

    <正> 中药养肝汤是我院自制方,有调气活血,滋养肝肾,保护肝细胞,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作用。本文分别用中药养肝汤与利肝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并对两组血清HBV标志物作临床观察比较,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治疗组13例,全部为1989年以来本院住院病例,均为男性;年龄25岁~59岁,平均30

    1991年02期 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49株绿脓杆菌血清学、菌素分型及与抗生素药敏关系

    殷之琳;丁正安;

    分离49株绿脓杆菌,用国际抗原分型系统(IATS)的20个血清型进行分型,共分出10个型别,其中以6型最多,占26.5%,不能定型的2株,占4.0%。用王世鹏等建立的18种指示菌株作菌素分型,共分出31个型别,以165132、161412两型多见,各占9.4%,不能定型的1株,占2.3%。选择常用的8种抗生素作药敏试验,以多粘菌素B最敏感,其次为庆大霉素。并讨论了血清学分型、菌素分型,抗生素药敏试验三者间的关系。

    1991年02期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急性白血病并发败血症74例临床分析

    葛秀清;陈唤青;

    分析成人急性白血病并发败血症74例次。医院获得性感染败血症56例,占75.7%。致病菌中G~+球菌占81.6%,主要为葡萄球菌。多数败血症发生于化疗中或化疗后2周内。70.3%的病例白细胞减少。G~+球菌败血症治愈率(80.6%)显著高于G~+杆菌败血症(23.1%)。对抗生素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1991年02期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 AM方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

    郑田春;周云;

    观察29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其中15例用再障生血片(A)和多抗甲素(M)治疗;另14例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对照治疗。两组就显效加良效进行统计及对比,AM方案组有效率为86.6%,对照组为71.4%,经统计学处理,t=2.596,P<0.05,提示AM方案治疗ITP有较好治疗效果。文中对AM方案治疗ITP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1991年02期 12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B超检查肾脏的评价

    邱志亮;廖柏林;

    通过B型超声对696人的肾脏检查,发现:(1)正常成年人肾脏女性明显小于男性(右肾P<0.02,左肾P<0.05);(2)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肾脏明显缩小(P<0.01),而急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病人肾脏大小和正常成年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B超能正确诊断肾内占位性病变和肾脏位置异常。

    1991年02期 130-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关于医院评审中临床化学实验室间质量评价规定的问题

    崔之础;

    <正> 我国医院分级管理评审标准及文明医院检查标准,对临床化学实验间质量评价是采用WHO推荐的变异指数得分(vis)表达。由于vis表达在有些项目严,有些项目宽的不合理性,致使1984年以来全国性实验室间质量评价中,没有一个实验室在一个评审期中全部达到及格标准。因而在全国推行的医院分级评审中对实验室间质量评价将面临三种前景:一是条文规

    1991年02期 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南通地区近年伤寒病例的临床特点

    耿民新;程锦霞;

    对1987~1988年本院收住的伤寒病例进行了分析,发现近年来伤寒典型病例增多、病情变重、并发症增多等特点,认为可能与多元耐药性伤寒菌株增多有关。

    1991年02期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 白血病和MDS患者外周血CA、SCE、CK及超微结构的观察

    李静文;毕书增;

    <正> 对11例白血病和10例MDS患者外周血进行CA、SCE、CA及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白血病及MDS患者染色体畸变率及姊妹染色单体交换频率增高,细胞增殖周期延长和白细胞超微结构异常等改变具有一致性。这对白血病及MDS的早期诊断提供某些实验依据。

    1991年02期 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老年亚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30例临床分析

    蔡雨萍;

    <正> 本文收集1980~1989年间我院住院治疗的60岁以上亚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简称老年亚重肝)30例,进行了临床分析,着重就临床特点讨论,旨在对老年亚重肝引起重视。

    1991年02期 135-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儿童消化性溃疡28例临床分析

    邵琴娣;金纳芳;姚伟然;

    对28例儿童消化性溃疡进行临床分析,提示儿童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不典型,其并发症多,易误诊、漏诊。文中对本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有关问题作了讨论。

    1991年02期 137-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4例临床分析

    黄锋;卞咏良;

    总结了24例典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通过对病因、临床表现、X线征象的观察和分析,结合部分病例病理检查,对NEC的发病原因和机理作了初步探讨,在治疗方面提出一些体会。

    1991年02期 139-140+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 婴儿肝炎综合征35例临床分析——附3例死亡病例报告

    吴惠芳;

    对35例婴儿肝炎综合征进行临床分析,并报告3例死亡病例。着重讨论猝死原因。认为死亡原因可能与血钙浓度低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有关。并提出患儿面色黄带黑是危重病情的信号。

    1991年02期 141-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肺癌引起运动系统异常34例分析

    管耘园;

    分析肺癌引起运动系统异常34例。其产生原因分别为:癌肿转移,自身免疫和肿瘤细胞异位内分泌作用;反射性营养不良综合征,治疗中继发感染。深刻了解运动系统异常可提供确诊肺癌的重要线索。本组病例中以运动系统异常为突出症状就诊的9例患者,由于忽视其与肺癌的内在联系均遭误诊。其次,可以判断病情变化,指导治疗。肺癌颅内转移间接产生运动异常为(1)肢体偏瘫;(2)继发性癫痫;(3)颅内病灶对侧肢体运动障碍。直接侵犯骨关节表现为局部疼痛及活动障碍。X线表现溶骨性破坏者,局部放疗可缓解症状。近端骨关节异常而X线无改变者可行手术切除肿瘤,术后症状加重,提示已有早期转移可追加化疗或放疗。

    1991年02期 143-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重症支气管哮喘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

    丁松云;

    报道37例有并发症的重症支气管哮喘,并发症主要为哮喘持续状态,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气胸及纵隔、皮下气肿。文中对并发症的处理作了分析、讨论。

    1991年02期 145-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胸腺瘤与胸腺增生27例临床病理分析

    吕纯渠;

    通过24例胸腺瘤及3例胸腺增生的临床、病理形态特征的对比分析,复习文献,对两者的发生年龄、性别、胸腺肿块的性质、大体观、镜下观及伴有重症肌无力症等方面作了讨论。

    1991年02期 147-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粘液表皮样癌22例临床病理分析

    池鸣鸣;

    对22例粘液表皮洋癌的临床、病理结合文献进行了讨论。根据构成肿瘤的主要细胞成分,将肿瘤分为五型:粘液细胞型、透明细胞型、嗜酸细胞型、中间细胞型和表皮样细胞型。通过对本组肿瘤的临床特征、病理组织学形态分析,认为前三型属低度恶性,中间细胞型属中度恶性,表皮样细胞型属高度恶性。本病手术切除为有效治疗方法之一,其恶性程度及切除边界有无肿瘤细胞残存与预后有密切关系。

    1991年02期 149-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剥脱性皮炎30例临床分析

    符梅;张振楷;

    报告30例剥脱性皮炎(红皮症)。讨论了本病的病因、外周血白细胞变化与皮损的关系、皮质激素在治疗中的作用以及对预后的估价。发现抗结核药引起本病的比例明显高于文献报道。

    1991年02期 151-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复方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骨质增生500例报告

    张银凤;张心如;

    报告用复方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骨质增生500例,有效率达98%,复发率仅0.6%。认为该法疗效高,副作用小,且方法简便,是目前治疗骨质增生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1991年02期 153-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β-肾上腺能受体功能亢进误诊原因分析

    张永南;

    对6例β-肾上腺能受体功能亢进(β-肾亢)误诊进行分析。其原因:(1)询问病史及查体不细;(2)对本病认识不足;(3)单凭EKG ST段压低等异常改变及Master's负荷试验阳性而误诊为心脏疾病;(4)凭Ⅰ~(131)率轻度增高等而误诊甲亢。提出心得安试验和心得安-Master's运动试验是诊断本病及与其它疾病鉴别的有力依据。

    1991年02期 15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血清腺苷脱氨酶同工酶微柱分离法及其测定条件的探讨

    倪润洲;孟宪镛;徐克成;黄介飞;姚登福;魏群;

    本文采用DE_(52)微柱层析法将血清腺苷脱氨酶(ADA)分离为ADA_1和ADA_2两种同工酶。并对ADA同工酶的最适pH、米氏常数(Km)及测定条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简便易行的ADA同工酶分离测定法。

    1991年02期 157-159+173+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 HEPES缓冲体系电泳分离CK-MM亚型

    王惠民;张克智;

    本法用自行设计的pH7.40HEPES缓冲液、1%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CK-MM亚型。HEPES缓冲液在CK最适pH较传统的巴比妥-HCl或巴比妥-Tris缓冲体系有更强的缓冲能力。本法在电泳过程中不需更换缓冲液,方法简便,不需特殊仪器和设备,适宜各类医院推广应用。用本法共测定97例各种心脏疾患者血清CK-MM_3/CK-MM_1比值,其中13例AMI早期患者比值均大于1,阳性率为100%。2例AMI在发病后4小时内抽血,CK、CK-MB、LDH、LDH同工酶尚属正常,CK-MM亚型比值已异常,说明本测定对AMI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1991年02期 160-162+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 大白鼠老年性痴呆模型的研究

    施碧涛;武义鸣;徐慧君;冯家笙;周也仁;

    <正> 随着近十多年来免疫细胞化学及脑递质微量测定方法的改进,对老年性痴呆的病理、生化改变及其与化学递质神经通路的关系已有了较多的研究。老年性痴呆主要表现为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的变性致使大脑皮质的额、顶、颗叶以及海马的胆碱能纤维投射减少,高级智能低下。为了给老年性痴呆症的实验治疗研究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本文对SD大鼠老年性痴

    1991年02期 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低熔点石蜡切片在γ-GT组织化学染色中的应用

    施公胜;孟宪镛;陈秀玲;陈岗;

    <正> 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活性与肿瘤关系密切。近年来,γ-GT作为肝癌、食管癌、胃癌、结肠癌、乳腺癌等肿瘤的标记酶,受到普遍重视。γ-GT组织化学染色,国外广泛采用Rutenburg法,条件要求较高,需冰冻干燥切片。为适应一般实验室应用,我们摸索改良了一套使用低熔点石蜡包埋切片对

    1991年02期 163-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复方丹参注射液致急性喉头水肿1例

    黄全保;

    <正> 王某某,男,15岁。乏力、纳差尿黄7天,神清,巩膜微黄,血压15/10kPa,肝大右肋下2cm,肝功能ALT>200u,TTT10u,血胆红质3.3mg%,血1分钟胆红素1.55mg%,A4.04%、G3.29%,HBsAg(-)。于1990年3月15日,诊断为病毒性肝炎收住传染科,以往无过敏病史。入院后首次给静脉滴注10%葡萄糖250ml+复方丹参

    1991年02期 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临床辨证施治

    夏秀兰;

    <正>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中医称"绝经前后诸症",一般持续2~3年。本病的病机是:肾气衰弱,冲任虚损,天癸竭,精血不足,脏腑经脉失去濡养,阴阳平衡失调,多为上实下虚,上热下寒。故治疗应当调节阴阳的平衡,以滋肾补肾为主,再根据不同兼证灵活加减施治。

    1991年02期 165+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新生儿肺炎185例临床分析

    吴迪华;邵琴娣;

    <正> 本文收集1981年1月至1988年3月收治的新生儿肺炎185例。现分析讨论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男108例,女77例。早期新生儿74例,晚期新生儿111例。最低体重1650g,最高体重4100g。 2.产科情况:早产12例,过期产14例,剖腹产2例。产时窒息48例,窒息复苏

    1991年02期 166+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氯丙嗪佐治小儿急性肠炎55例疗效观察

    陶森芬;严靖;

    <正> 近年来国外有应用氯丙嗪治疗小儿腹泻的报道,而国内报道较少。我院试用氯丙嗪佐治小儿急性肠炎55例,经与同期对照组55例比较,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对象和方法本文110例为1988年6月至1989年9月住院急性肠炎患儿。年龄为2个月~12岁,其中婴幼儿占86%。诊断标准参照1987年卫

    1991年02期 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南通地区D型肝炎病毒检测

    凌勇武;

    <正> 1977年Rlizzetto等报道,应用免疫荧光法在HBsAg携带者的肝活检标本中发现了一种新的抗原抗体系统,命名为δ抗原、δ抗体,由此引起的肝炎称为D型肝炎。D型肝炎病毒(HDV)感染呈全球性,它与HBV同时或重叠感染。本文对南通地区是否有HDV的感染作了初步检测。一、材料与方法

    1991年02期 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Q—T间期延长综合征3例

    郭晋祥;

    <正> 例1 女,15岁。因反复头晕、胸闷、晕厥伴尿失禁2月于1984年5月入院。体检:T、P、R、BP均正常,心肺(-),NS(-),胸片及各项检查正常,心电图示Q-T间期0.50秒。住院中发作3次晕厥伴尿失禁1次。心电图示快速房颤、室早、短阵室速及室扑、T波宽大、Q-T为0.54秒。经静注利多卡因,心律平及口服心得安、苯妥英钠

    1991年02期 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类风湿性关节炎致严重肾损害1例

    朱秉武;

    <正> 类风湿性关节炎(简称RA)以关节病变为主外,全身各器官均可受累,但伴发严重肾损害较为少见,现将我们遇到1例报告如下。患者张某某,男,22岁。因四肢小关节肿痛伴运动受限3年余、夜尿增多1年、双下肢浮肿半月,于1989年9月18日入院。患者于3年前开始有两掌指关节及足跟关节疼痛,进而累及腕、肘、膝及蹠趾关节肿痛,晨僵,活动障碍。曾在当地医院查尿常规发

    1991年02期 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Felty综合征1例

    张效箴;

    <正> 患者女性,29岁,因间断性发热、关节肿痛1年住院。体检:T38℃,P100次/分,R20次/分,BP13.3/9.3kPa,慢性病容。颜面部有痤疮及色素沉着,皮肤粗糙干燥有白色脱屑,未见环形红斑、出血点及蜘蛛痣,巩膜无黄染。左肘关节处可及2个2×1cm皮下坚硬小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两肺呼吸音清,心界无扩大,心率100次/分,律整,心音有力,心尖部Ⅱ°收缩期吹风样

    1991年02期 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灭滴灵引起脑炎综合征1例

    章幼奕;邵建国;

    <正> 患者陈某某,男,54岁。因慢性腹泻半年、发热、腹泻、脓血便5天于1989年3月11日入院。10年前有阿米巴痢疾史。住院后按慢性菌痢急性发作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3月20日起给灭滴灵诊断性治疗剂量1.2g/d口服8天后,粪便镜检找到阿米巴滋养体,慢性阿米巴痢疾诊断确立,即加大灭滴灵剂量2.4g/d。3天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等消化道症状。胃复安治疗无

    1991年02期 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1例

    师成贤;

    <正> 陆某某,女,40岁。因发热伴咽痛半个月于1990年6月11日入院。入院前曾多次在外院门诊拟为上呼吸道感染并予扑热息痛、复方新诺明、林可霉素等治疗,但症状无改善, 入院时体温38℃、咽部微红。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查血WBC6.8×10~9/L、N72%、L28%,RBC3.5×10~(12)/L,Hb11g/dl、ESR

    1991年02期 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 生化自动分析仪与手工测定蛋白质结果比较

    罗君卿;

    <正> 本文对生化自动分析仪(生化仪)与手工操作测定白蛋白进行比较,结果二者有显著性差异。用生化仪与手工操作双缩脲法测定总蛋白,经观察和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一、材料与方法标本采集:清晨空腹血,分离血清,随机抽样20份标本。混合血清1份。

    1991年02期 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 直接涂片染色法检测淋球菌

    徐云;徐耀忠;陈雯;

    <正> 实验室检测淋球菌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直接涂片染色法和常规细菌培养法。比较而言,分泌物直接涂片染色方法可靠、敏感、快速、经济,无需特殊仪器,适用于基层单位实验室。直接涂片法的关键是标本采集。我们参考国外有关资料,加以改进:男性病人采集标本前2小时不小便,用手挤压阴茎,取

    1991年02期 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黑质纹体系多巴胺神经元的发育与再生的关系

    徐慧君;武义鸣;冯家笙;周嘉伟;

    <正> 取不同头臀长(CRL)10~22mm(E13~18)鼠胚腹侧中脑制成悬液,分别移植至帕金森氏病模型鼠去多巴胺(DA)神经侧纹状体中。发现用CRL为10~16mm(E13~15)胚脑为供体的受移植鼠行为效应和移植区DA神经元存活情况远较以CRL为17~22mm供体为佳。用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ABC法观察了不同胚龄(E_(13)~P_0)黑质纹体系DA神经元的形态和分布,发现CRL10~16mm(E_(13~15))时TH阳性细胞位于Sylvius导水管腹侧,此时DA

    1991年02期 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心脏起搏的护理

    吴敏华;周家芳;

    <正> 我科1986~1989年安装心脏起搏器22例,其中体外起搏16例,埋藏式永久起搏6例。男性17例,女性5例;年龄16~79岁,平均47岁。 22例患者在安装起搏器前均有头昏、乏力、气急、胸闷、晕厥、抽搐及阿斯综合征等临床症状。心电图表现:窦缓3例,慢快综合征8例,高度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并发阿斯综合征11例。

    1991年02期 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铜蓝蛋白与疾病的关系

    陈秀玲;

    <正> 近几年来,关于血清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简称CP)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一、分子结构及其特征铜蓝蛋白是血清中电泳位于α_2-球蛋白区域的铜结合糖蛋白,其血清铜的95%是CP结合铜,其余5%是清蛋白结合铜,CP的分子量为151000~160000,铜含量为0.34%。每分子铜蓝蛋白有8个铜原子,其

    1991年02期 177-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