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 Tropic1808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崔学芝,刘梅,刘炎,谭湘陵,顾晓松

    目的 :在大肠杆菌宿主系统中表达 Tropic180 8基因编码的蛋白。方法 :用 PCR方法从质粒中扩增出 Tropic180 8c DNA开放阅读框架片段 (82 8bp) ,并重组入表达载体 p ET-2 1a中 ,转化大肠杆菌 BL2 1(DE3) ,用 IPTG诱导 Tropic180 8融合蛋白的表达 ,经 SDS-PAGE,表达蛋白条带转至 PVDF膜进行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 :构建了 p ET-2 1a-180 8重组质粒 ,外源性 Tropic180 8基因可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 ,目的蛋白占细菌总蛋白的 14 %以上 ,表达蛋白的 N端氨基酸序列与基因编码序列一致。结论 :Trop-ic180 8基因可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 ,这为进一步纯化该基因表达蛋白、制备相应抗体以及研究其结构与功能奠定了基础

    2000年02期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三味散加西米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病41例

    钱少兵

    2000年02期 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黄芪皂甙对小鼠脾细胞抗瘤活性的影响

    顾君一,张天一,尤其俋,张春辉,王华,倪启超,林琳

    目的 :研究黄芪皂甙对小鼠脾细胞抗瘤活性的影响。方法 :从蒙古黄芪中提取黄芪皂甙 (AS) ,在小鼠脾细胞培养过程中 ,分别或同时添加不同剂量的 AS,PHA和 Con A。使用 MTT法测定小鼠脾细胞活性及其抗瘤活性。结果 :AS(1~ 40μg/ml)对小鼠脾细胞活性有刺激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 ,但 AS(16 0μg/ml)则转为抑制作用。 AS(1~ 40μg/ml)可以增强亚适剂量 Con A(0 .5μg/ml)对脾细胞的刺激作用并且能增强 PHA或 Con A诱导的脾细胞的抗瘤活性。结论 :AS(1~ 40μg/ml)具有刺激脾细胞活性以及增强PHA或 Con A诱导的脾细胞抗瘤活性的作用

    2000年02期 12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细菌脂多糖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发育和功能的影响

    朱俊,汪晓莺,钱绩虎,刘玲

    目的 :探讨细菌脂多糖 (LPS)对正常成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DC)表面分子表达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离正常人 (n=5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以 GM-CSF、IL-4联合诱生 DC,实验组在培养的第 2天加入LPS,正常对照组不加。于第 4、8天 FACS检测 DC表面分子 CD1a、CD14、CD83、CD80、HL A-DR的表达。同期检测 DC的增殖和刺激同种异体 T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 :经 LPS刺激后 ,正常人 DC早期、晚期表面分子 CD1a、CD83、CD80表达增高 ,CD14表达降低 (P<0 .0 5 )。DC数量的增加及刺激同种异体 T细胞能力明显增强。结论 :GM-SF、IL-4和 L PS联合刺激能促进正常人 DC的成熟和免疫功能的提高

    2000年02期 12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大鼠额叶皮质损害后不同时期胚脑移植效果的比较

    吕广明,徐慧君,武义鸣,陈健

    目的 :旨在探索脑外伤后进行脑组织移植的适宜时机。方法 :用机械抽吸法制作大鼠右侧额叶皮质损害模型。在大鼠额叶皮质损害后立即、9~ 14天及 2个月采用铺片法将 E16~ 17天胚脑额叶皮质移植入皮质损害腔内。动物存活 2个月再进行脑功能测试和形态学研究。结果 :额叶皮质损害后立即移植鼠移植侧δ、θ频段相对功率值显著高于健侧 (P<0 .0 5 ) ,α、β频段相对功率值显著低于健侧 (P<0 .0 5 ) ;DT/AB值也显著高于健侧 (P<0 .0 5 ) ,脑电功率谱曲线两侧明显不对称。额叶皮质损害后 9~ 14天及 2个月移植鼠移植侧δ、θ、α、β频段相对功率值均与健侧近似 (P>0 .0 5 ) ,DT/AB值也与健侧相近似 (P>0 .0 5 ) ,脑电功率谱曲线两侧基本对称。形态学观察可见损害后立即移植鼠未见有移植组织存活 ,受损的脑功能也没有恢复。损害后 9~ 14天及 2个月移植鼠 ,绝大多数见有良好的移植组织存活 ,脑电功率谱改善。结论 :大鼠额叶皮质损害后 9~ 14天及 2个月胚脑移植效果优于损害后立即移植者

    2000年02期 126-128+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 雪旺细胞在局灶性脑损伤大鼠脑内的存活和迁移

    杨柳,邓传宗,顾晓松,张沛云,王晓冬

    目的 :了解雪旺细胞移植入局灶性脑损伤大鼠脑内后的存活、迁移情况。方法 :SD大鼠采用 Feeney's自由落体撞击法制成局灶性脑损伤模型。雪旺细胞以 Hoechst33342荧光素进行荧光标记 ,在大鼠损伤后即刻移植入脑损伤区。移植后 3天、7天、14天、2 8天、6 0天、90天处死大鼠 ,观察细胞标记荧光情况。结果 :3天、7天时移植的雪旺细胞大量存活于损伤区、海马、侧脑室的脉络丛组织中。 14天后可观察到细胞沿软脑膜、室管膜、血管周间隙迁移 ,并在胼胝体部位排列成索条状。 6 0天时雪旺细胞的标记荧光减弱 ,细胞密度减少。 90天时已观察不到荧光。并在雪旺细胞存活区有巨噬细胞浸润。结论 :雪旺细胞移植入大鼠脑损伤区后可存活并沿特定部位迁移 ,可能由于血脑屏障破坏等因素 ,机体对其有免疫排斥反应

    2000年02期 12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 腰椎峡部的应用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房佐忠,张其恭,万人欣

    目的 :提供腰椎峡部的应用解剖学资料 ,定量评价腰椎峡部的结构特点及其与毗邻结构的解剖关系 ,探讨腰 5椎弓峡部易患病性的解剖基础。方法 :直接测量 2 0具成人脊柱干燥骨腰段 (L1 ~ L5 )标本的腰椎峡部及其相关结构。结果 :腰椎峡部上缘长度自 L2 (6 .34± 1.2 6 mm)~ L5 (8.6 3± 1.6 0 mm)逐渐增加 ,其下缘长度自 L2 (6 .82± 1.5 4mm)~ L5 (4 .83± 1.5 0 mm)逐渐减小 ;峡部纵径自 L3(11.92± 1.6 2 mm )~ L5 (11.46± 2 .0 3mm)逐渐减小 ;峡部上缘在 L4最薄 (1.5 0± 0 .43mm) ;峡部下缘厚度自 L1 (5 .82± 1.2 6 mm )~ L5 (6 .89± 0 .97mm )逐渐增加。峡部相对于椎弓根的内倾角 L1 ~ L5 (10 3.6± 10 .7度~ 110 .8± 9.6度、尾倾角 L2 ~ L5 (12 5 .3± 7.4度~ 130 .2± 11.0度 )逐渐增加。腰椎峡部的解剖参数与脊柱水平相关 ,并与椎小关节面的方向以及椎弓根的大小密切相关。结论 :该研究结果为临床上第 5腰椎的易患病性提供了解剖学资料 ,有助于临床更好地掌握腰椎峡部螺钉内固定术

    2000年02期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多功能电离子治疗机治疗软纤维瘤45例

    曹素芬

    2000年02期 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中药抗纤胶囊抗肝纤维化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陈怡,张建中,达坤林,朱浩然,陈淑范,钱东生,陈霞,朱毅芳,邵政一

    目的 :探讨中药抗纤胶囊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疗效。方法 :应用抗纤胶囊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 6 8例 ,以葫芦素作为对照组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 30例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 型前胶原 (PC ) ,透明质酸 (HA)等。采用 SD大鼠 CCl4纤维化模型 ,测定肝脏胶原蛋白含量 ,蛋白电泳。结果 :治疗组对乏力、肝区痛、黄疸、脾肿大等疗效优于对照组 (P<0 .0 5 ) ;治疗组血清中 HA、PC 在治疗后均明显下降 (P<0 .0 0 1) ,A/G明显上升 (P<0 .0 1)。动物试验表明 ,抗纤胶囊能明显改善大鼠肝纤维化病理 ,缩小肝纤维化面积 ,降低肝脏胶原蛋白含量 ,以大剂量组较明显。结论 :中药抗纤胶囊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2000年02期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庚肝病毒复制时嘌呤代谢酶活性及IL-6和IL-8的浓度变化

    蒋道荣,姚登福,邰伯军,陆建新,吴玮

    目的 :探讨腺苷脱氨酶 (ADA)、鸟嘌呤酶 (GUA)、IL -6和 IL-8,在庚型肝炎病毒 (HGV)复制中的改变。方法 :以RT-PCR分析不同肝病患者中 HGV-RNA,并对反映肝细胞损害灵敏的嘌呤酶活性、IL -6和 IL -8浓度进行检测 ,对单纯 HGV感染和 HGV与其它病毒复合感染作了比较分析。结果 :在肝病组中 HGV-RNA阳性率为 10 .5 % ,在非肝病组中的阳性率为 7.5 %。在 37例 HGV-RNA阳性患者中 ,HBV-DNA阳性占 35 .5 % ,HCV-RNA阳性占 16 .2 % ,三种病毒同时阳性占 5 .4%。在 HGV患者中 ,AL T活性异常占 89.2 % ,ADA活性异常占 70 .3% ,GUA活性异常占 45 .9%。庚型肝炎患者 HGV复制时 ,血清 IL -6和 IL-8水平明显高于非肝病组患者 ,在 HGV与其它病毒复合感染时 ,IL-6和 IL-8浓度显著升高。结论 :嘌呤酶是反映 HGV复制的有用标志 ,IL-6和 IL-8可能参与肝细胞损伤的炎症过程

    2000年02期 138-13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火箭免疫电泳检测原发性肝癌特异GGT

    魏群,黄介飞,姚登福,张弘,倪润洲,肖明兵,江枫,孟宪镛

    目的 :研究火箭免疫电泳法检测血清γ-谷氨酰移换酶同工酶 II(GGT- )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火箭免疫电泳法 ,对 6 1例原发性肝癌、2 0例急性肝炎、2 0例慢性肝炎、2 0例肝硬化、16例肝外肿瘤、2 0例孕妇和 2 0例正常人进行了检测。结果 :对肝癌的诊断阳性率为 86 .9% ,肝外肿瘤、孕妇和正常人全部阴性 ,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标本中分别有 15 .0 %、5 .0 %和 10 .0 %表现为弱阳性。结论 :GGT- 的免疫电泳分析有助于肝癌的诊断

    2000年02期 140-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联合检测血清HA、CⅣ、LN及ALPⅤ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朱晓东,黄介飞,倪润洲,陈秀玲,肖明兵,魏群,张弘,江枫

    目的 :探讨血清透明质酸 (HA)、 型胶原 (C )、层粘蛋白 (LN)及碱性磷酸酶同工酶 (AL P )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2 7例正常人、急慢性肝炎及肝纤维化病人 ,采用放免法测定其血清 HA、C 、L N,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法测定血清 AL P ,并对 HA、C 、L N结果及 AL P 阳性率与 γ球蛋白、A/G间分别作直线相关分析及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肝纤维化组血清 HA、C 、L N法结果分别为 5 5 4.0± 2 2 1.7μg/L、2 49.2± 92 .7μg/L、32 5 .4± 10 6 .0 μg/L,均较其它组明显升高 (P<0 .0 1) ;AL P 在肝纤维化组阳性例数也明显高于其它组。HA、C 、L N三者分别以 2 5 8.1μg/L、12 9.0 μg/L 及 12 2 .0 μg/L为阳性界值 ,与 ALP 间分别作二、三、四项联合检测 ,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以 HA+C 、HA+ALP 作二项联检最优 ,两组分别达 97.8%、89.3%、91.0 %及 98.5 %、85 .8%、91.0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血清四项指标与 γ球蛋白及 A/G比例分别呈正、负相关趋势。结论 :HA、C 、LN及 ALP 对肝纤维化均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联合检测 ,可显著提高诊断敏感性 ,尤以 HA+C 及 HA+AL P 为最佳

    2000年02期 142-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冠心病42例血浆载脂蛋白E基因型及脂类、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检测

    张莉,季彦

    目的 :为了观察血浆载脂蛋白 E(AOP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 (CHD)患者血浆脂类水平及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程的关系。方法 :测定 42例 CHD患者的血浆 Apo E基因型 ,分别测定 :E2 /2 +E2 /3+E3/3和 :E2 /4+E3/4+E4/4两组患者血浆甘油三酯 (TG)、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Apo E、载脂蛋白 A1(Apo A1)、载脂蛋白 B(Apo B)、脂蛋白 (α) (LP(α) )、内皮素 (ET)和一氧化氮 (NO)水平。结果 : 组血浆 L DL-C水平高于 组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 组血浆 NO水平低于 组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含 E4等位基因的 CHD患者在血脂 (L DL-C)水平升高和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方面较不含 E4等位基因者显著 ,Apo E基因型测定对临床上 CHD患者的病情估计有一定帮助

    2000年02期 14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背根神经节与医用可降解材料聚乙醇酸纤维联合培养的实验研究

    张沛云,王晓冬,顾晓松,吕广明,柯靖,沈馨亚

    目的 :探索医用可降解材料聚乙醇酸纤维与周围神经组织的生物相容性 ,观察许旺细胞在聚乙醇酸纤维上迁移、包裹的细胞行为。方法 :取新生大鼠背根神经节与医用可降材料聚乙醇酸纤维联合培养 2周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等形态学观察其变化。结果 :许旺细胞能在聚乙醇酸纤维上迁移包裹 ,并引导神经轴索向远方延伸。结论 :许旺细胞和神经轴索可贴附在聚乙醇酸纤维上生长迁移 ,提示聚乙醇纤维和周围神经组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2000年02期 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颅内肿瘤148例免疫组化染色及随访研究

    王东林,陈莉,鄂群,徐健

    目的 :研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 GFAP)和 S-10 0蛋白 ( S-10 0 )免疫组化染色在颅内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4 8例颅内肿瘤的手术切除标本进行常规外检取材 ,福尔马林固定 ,石蜡包埋 ,切片厚 5 μm,HE染色 ;对其连续切片用 GFAP和 S-10 0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跟踪随访 5 5例胶质瘤患者。结果 :GFAP存在于各级星形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少枝胶质细胞瘤、混合性胶质瘤的星形细胞成份。S-10 0分布于颅内胶质来源的和非胶质来源的肿瘤。随着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增加 ,GFAP免疫染色逐渐减弱 ( P<0 .0 0 1) ,2年生存率越低 ,预后越差 ( P<0 .0 0 1)。结论 :GFAP和 S-10 0有助于颅内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GFAP表达的检测可作为胶质源性肿瘤的确定和预后评估的重要参考指标

    2000年02期 146-147+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癌基因C-myc在实验性大鼠肝癌变过程中的表达

    施公胜,韩新华,王淼,顾美珍,黄剑飞,曹翔,孙超

    目的 :探讨癌基因 C-myc产物在实验性大鼠肝癌变过程中作用。方法 :应用 C-myc癌基因蛋白单克隆抗体 ,采用免疫组化 SP方法 ,检测分析大鼠肝癌变过程中 C-myc蛋白表达。结果 :诱癌早期增生的肝细胞及变异肝细胞灶中即显示 C-myc的过度表达 ,并随增生肝细胞结节的形成和演进所表达的细胞也增多。结论 :癌基因 C-myc激活后其产物超量表达参与了实验性肝癌的发生和发展 ,也为人类肝癌提供了一个参考诊断标志

    2000年02期 148-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nm23和C-erbB-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关系的研究

    韩新华,孙超,施公胜,韩愈

    目的 :探讨单克隆抗体 nm2 3和 C-erb B-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了 10 0例浸润性导管癌 (其中 42例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 )中 nm2 3和 C-erb B-2的表达。结果 :nm2 3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 ,而与 C-erb B-2的过量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nm2 3的低表达及 C-erb B-2的过量表达可作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是否转移的一个指标 ,从而可作为评估乳腺癌预后的标记

    2000年02期 150-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纤维粘连蛋白、组织蛋白酶D、nm2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张晓娟,滕晓东

    目的 :研究乳腺癌中癌巢周围基底膜 FN、Cath-D及 nm2 3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 SP法作 FN、Cath-D及nm2 3染色。结果 :癌巢周围基底膜 FN的表达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有关 ,与同侧腋下淋巴结转移与否、nm2 3的表达呈正相关 ,而与癌细胞 Cath-D表达负相关。癌细胞 Cath-D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而 nm2 3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结论 :癌巢周围基底膜 FN、癌细胞 Cath-D、及 nm2 3对乳腺癌的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2000年02期 151-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甲状腺乳头状癌CD44v6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

    施伯华,施公胜,王淼,韩瑜,孙超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 CD44v6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P法对 2 0例有颈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 ( PTC+LNM) ,3 0例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 ( PTC) ,10例甲状腺腺瘤 ( TA)和 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 NTT)进行了 CD44v6检测。结果 :PTC+L NM组的 CD44v6阳性率显著高于 PTC组 ,TA组和 NTT组者 ( P<0 .0 5 )。结论 :( 1)CD44v6的阳性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CD44v6有助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颈淋巴结转移。 ( 2 ) CD44v6可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较好的转移评估指标

    2000年02期 153-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醋酸确炎舒松-A治疗儿童血管瘤176例分析

    沈惠平,冯新

    2000年02期 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水溶性O-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

    邵健,杨宇民

    目的 :合成一种完全水溶的壳聚糖衍生物— O-羧甲基壳聚糖。方法 :在碱性条件下 ,用氯乙酸修饰粉末状的壳聚糖 ,得到产物。结果 :产物经元素分析、FT-IR分析 ,证实其结构与预期相吻合。结论 :该法所得 O-羧甲基壳聚糖具有优越的水溶性能

    2000年02期 15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局部狭窄管中血流模型的动力学研究

    姚力

    以 Casson流体为血流模型 ,计算了在轴对称凹凸狭窄管中血流的阻力比率ξ,结果表明在相同狭窄条件下 ,Casson流体的阻力比率ξ大于常用血流近似模型 ( Newton流体 )的计算结果 ,并随相对狭窄高度δ的变化而呈现窄幅波动

    2000年02期 157-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甲胎蛋白、癌胚抗原时间分辨荧光法与化学发光法比较

    王桂莲,朱利国,黄飚,蔡刚明,谭成,金坚

    DTPA法制备了 Eu3+ 标单抗 ,采用夹心法建立了 AFP和 CEA IFMA。它们的灵敏度分别为 43 ng/L和 90 ng/L ;批内CV为 1.5 99%和 1.3 6% ;批间 CV为 7.13 9%和 2 .89% ;平均回收率为 10 3 .98%和 92 .78%。与 CL IA进行临床应用比较显示结果高度相关 ( AFP r=0 .90 40 ,CEA r=0 .970 5 )

    2000年02期 159-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氧氟沙星与复方新诺明治疗女性大肠杆菌性尿路感染的疗效对比

    贲素琴

    目的 :比较氧氟沙星 ( OFLX)与复方新诺明 ( SMZco)治疗女性大肠杆菌尿路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 46例大肠杆菌性尿路感染的女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分别给予 OFL X 2 0 0 mg和 SMZco 2 #,均为每日 2次 ,疗程 7天。对两组的疗效、灭菌作用、副作用加以比较。结果 :( 1) OFLX组与 SMZco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 ( P>0 .0 5 )。 ( 2 )治疗第 3天两组大肠杆菌转阴率有显著差异 ( P<0 .0 5 ) ;治疗第 7天及停药第 3天两组尿培养大肠杆菌转阴率无显著差异 ( P>0 .0 5 )。 ( 3 ) OFLX与 SMZco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 P>0 .0 5 )。结论 :OFLX与 SMZco对女性大肠杆菌尿路感染的疗效相似 ,但在清除大肠杆菌方面以 OFLX效果更好

    2000年02期 160-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

    崔之础,俞锦芳

    对 7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分析 ,发现该病患者发作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 ,针刺法组患者血流变指标结果差异性显著 ( P<0 .0 1)

    2000年02期 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SLE患者7种ENA自身抗体及抗ds-DNA抗体的检测分析

    缪界萍,杨学文,赵春,张莉

    用免疫印迹术 ( IBT)对 7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 ( SLE)患者进行了 7种可提取性核抗原 ( ENA)的自身抗体检测。 70例SL E患者中有 5 5例 ( 78.6% )患者检出至少一种自身抗体。 SLE的特异性抗体抗 Sm抗体阳性率达 47.1%。抗 r RNP抗体阳性率达15 .7%。抗 u1 RNP抗体、抗 SSA抗体和抗 SSB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5 5 .7%、42 .9%和 2 4.3 %。 70例 SLE的 7种自身抗体与抗 ds-DNA抗体总的阳性符合率为 75 .6%。两种方法同时测定有助于提高 SL E的诊断阳性率

    2000年02期 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肥胖35例饮食治疗效果预测因素分析

    郭晓珍,黄文龙

    选取体型肥胖、初发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 NIDDM)患者 3 5例 ,测定其血糖、胰岛细胞功能及体重后 ,给予单纯饮食治疗 3月 ,并同方法测定治疗后血糖及体重。经比较发现 ,饮食治疗的效果与治疗前空腹胰岛素水平及糖负荷后胰岛素峰值浓度有关 ,而与发病时年龄、血糖水平、肥胖程度及治疗过程中下降的体重无关

    2000年02期 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的测定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价值

    江晖

    测定 3 5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和 2 5例正常对照组尿 N-乙酰 -β-氨基葡萄糖苷酶 ( NAG) ,结果糖尿病组NAG均值为 15 .0 4± 7.18u/g·Cr,对照组均值为 9.2 4± 4.2 3 u/g· Cr,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同时探讨了其与 2 4h尿蛋白定量、糖尿病病程及血糖之间的关系 ,认为尿 NAG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2000年02期 165-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糖尿病并发低血糖11例临床分析

    陈进

    2000年02期 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老年尿路感染48例临床分析

    范立干,张丽华

    为提高老年患者尿路感染的诊治率 ,降低死亡率。比较分析 48例老年尿路感染与中青年对照组 44例的临床资料。老年组采用氟嗪酸、复方新诺明联合应用 ,显效 44例 ( 91.66%) ,无效 4例 ( 8.3 3 %) ,中青年组单用抗生素 ,显效 41例 ( 93 .18%) ,无效 3例 ( 6.81%)。老年组基础病多 ,诱因复杂 ,临床症状多不典型 ,多为混合感染 ,较易漏诊。细菌培养对确定老年性尿路感染很重要。提示及早诊治 ,联合用药 ,同时积极治疗合并症 ,可提高疗效

    2000年02期 167-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激光联合中药浸泡加栓塞治疗阴道尖锐湿疣

    郑汉山,傅琳玲,曹双林

    2000年02期 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24例临床分析

    江亮鑫

    目的 :对老年性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的原因进行总结。方法 :收集我院近 5年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 2 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4例患者平均病程 10 .5年 ,入院时即刻血糖均低于 3 .0 mmol/ L,血糖最低为 1.2 mmol/ L。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入院后均给予葡萄糖等治疗 ,休克、昏迷病人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除 1例深昏迷并发肺部感染死亡之外 ,余均治愈。导致低血糖的原因 :降糖药物及胰岛素应用不合理 ,服用 β受体阻滞剂、异烟肼、饮酒等。结论 :多因素能导致老年性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 ,对意识障碍的老年性患者要注意检测血糖 ,防止低血糖反应

    2000年02期 169-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感觉障碍位于胸段的高位颈髓病变

    薛峰,高志伟

    报告感觉障碍位于胸段的高位颈髓病变 4例 ,3男 ,1女 ,年龄 3 4~ 67岁 ,病程 3~ 5年 ,病因除 1例为胶质瘤外 ,余均为椎间盘突出。感觉障碍位于胸段的高位颈髓病变定位诊断时尤需注意有无颈髓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对体检时掌颏反射阳性和 (或 )霍夫曼征阳性者进一步作高颈段脊髓 MRI明确诊断

    2000年02期 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与经颅多普勒对比分析

    李浒,冒海燕,朱正峰,陈芷若

    对 8 3例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 VBI)患者 ,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 BAEP)和经颅多普勒 ( TCD)检测 ,通过对比分析以探讨二者对 VBI的临床意义。结果显示 ,在供血不足发作期和缓解期 ,BAEP检测的异常率分别为 93 .75 %和 5 9.3 2 % ( P<0 .0 1) ;TCD检测的异常率分别为 95 .65 %和 71.2 1% ( P<0 .0 1) ;而发作期和缓解期的异常率在 BAEP和 TCD之间 ,差异均无显著性( P>0 .0 5 )。提示 ,BAEP和 TCD检测对 VBI的早期诊断、病期判断及病变血管定位 ,均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2000年02期 171-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丹参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6例效果观察

    于建刚,于正荣

    2000年02期 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急性脑梗死63例近期疗效观察

    陈薇,李作汉

    目的 :观察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将急性脑梗死 12 8例随机分为 2组。观察组 63例 ,用低能量氦氖激光 ( IL IT)治疗 ,同时应用传统低分子右旋糖酐 5 0 0 ml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10次为一疗程 ,共 2个疗程。对照组 65例 ,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结果 :2 0天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差值有显著差异 ( P<0 .0 0 1)。治疗组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亦明显下降。表明 IL IT疗法对急性脑梗死近期疗效肯定 ,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未发现明显副反应

    2000年02期 173-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甘露醇治疗脑出血致急性肾功能损害43例分析

    沈斌,宋建平,张春和

    2000年02期 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45例临床分析

    宣琴娥

    目的 :探讨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表现、高压氧治疗效果及对预后的意义。方法 :对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 45例 ,其中 10例并发迟脑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昏迷时间长短 ,发现早晚 ,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及高压氧治疗效果对预后有显著影响。结论 :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均应及早做高压氧治疗 ,这对改善患者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0年02期 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40例疗效观察

    葛胜

    目的 :比较醒脑静 ( A组 )与胞二磷胆碱 ( B组 )治疗急性脑出血所致神经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A组 40例用醒脑静2 0 ml加 5 %葡萄糖注射液 5 0 0 ml中 ,静滴 ,每日 1次 ,用药 2周。 B组 40例胞二磷胆碱 10 0 0 mg加 5 %葡萄糖注射液 5 0 0 ml中静滴 ,每日 1次 ,用药 2周。结果 :A组与 B组显效率分别为 75 .0 %和 5 5 .0 % ,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醒脑静是治疗急性脑出血所致神经功能障碍安全有效的新药

    2000年02期 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刺五加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

    佘正明,包兴昌,钱宏法

    目的 :探讨刺五加对蛛网膜下腔出血 ( SAH)患者血清 NO水平的影响。方法 :动态观察常规治疗组和刺五加治疗组发病后第 2、4、6天血清中 NO的水平 ,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发病后第 4、6天常规治疗组和刺五加治疗组病人血清 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 P<0 .0 1,P<0 .0 5 ) ,第 4天下降达低谷 ,第 6天又逐渐回升。轻症组与重症组血清 NO水平降低不明显 ( P>0 .0 5 )。结论 :刺五加制剂对 SAH后继发性脑损害可能有防治作用

    2000年02期 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射频消融房室结慢径对房室结传导功能的影响

    景宏美,刘志华,宋建平,惠杰

    目的 :初步探讨射频消融房室结慢径对房室结快径传导功能的影响及双径路之间的电生理联系。方法 :3 2例确诊房室结双径路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房室结慢径消融 ,术前术后分别测房室结文氏点 ,房室结逆传有效不应期及快径有效不应期 ,观察慢径消融对房室结传导功能的影响。结果 :3 2例消融前后房室结文氏点 ( 3 4 7± 68) ms缩短为 ( 3 2 0± 5 2 ) ms,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房室结逆传有效不应期由 ( 2 75± 43 ) ms缩短至 ( 2 63± 3 7) ms,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 ,而快径前传有效不应期明显缩短 ( P<0 .0 1) ,分别为 ( 3 2 7± 45 ) ms与 ( 2 83± 65 ) ms。结论 :房室结双径路是彼此有相互关联的两条径路 ,慢径的消融改善了快径的传导功能

    2000年02期 178-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左房内径增大与高血压关系分析

    姜黎晴

    2000年02期 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下壁心肌梗死时V_2及aVF导联ST段变化在右室梗死诊断价值分析

    王政华,符竺筠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对右室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梗死两组患者的心电图 ST段改变。结果 :合并右室梗死者 V2 导联 ST段下降幅度明显减小 ( P<0 .0 5 ) ,STV2↓ / STa VF↑≤ 0 .5对右室梗死诊断的敏感度为 84.6% ,特异度为 90 .0 % ,准确度为 87.9%。结论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 STV2 ↓ / STa VF↑≤ 0 .5是合并右室梗死的可靠诊断线索 ,不失为诊断右室梗死的一种有效的补救方法

    2000年02期 180-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甲亢患者140例心电图P波振幅变化临床价值分析

    华文进,黄德芳,高玉芬,王颖,范莼

    2000年02期 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高粘血症65例

    岑海燕

    目的 :观察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 ( ILIB)对降低血粘度的治疗效果。方法 :65例用低能量氦氖激光治疗与40例用低右、丹参静滴治疗对照观察高粘血症的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IL IB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 ,总有效率 95 .3 % ,对照组有效率 75 .0 %。结论 :IL IB疗法可有效降低血粘度

    2000年02期 182-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 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6例报告

    秦旭峰

    2000年02期 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盐酸特拉唑嗪对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影响

    朱净

    使用盐酸特拉唑嗪治疗 3 6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患者 4周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脂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 ,盐酸特拉唑嗪在有效降压的同时 ,可显著降低总胆固醇 ( TC)、改善胰岛素抵抗 ( IR) ,并对甘油三酯 (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HDL -ch)、载脂蛋白 A1 ( Apo A1 )、载脂蛋白 B( Apo B)产生有益影响

    2000年02期 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冠心病患者PTCA加置入支架临床疗效分析

    许国锋,陈巍,缪心才,柯海燕,张仁坤,陈旭,钱大慈,周瑞珏

    目的 :评价 PTCA加置入支架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冠心病 2 0例包括心绞痛 12例 ,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 6例 ,心力衰竭 2例 ,采用 Gruntzig' s法进行了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其中 17例同时置入了支架。结果 :2 0例患者成功扩张 19例 ,手术成功率 95 % ,血管狭窄率由术前的 90 .1± 9.3 %降至术后的 6.7± 0 .8% ;术中死亡 1例 ,术后发生非 Q波心肌梗死 1例。结论 :PTCA及置入支架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

    2000年02期 185-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PTCA及植入支架对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

    钱惠东,吴翔

    2000年02期 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洛伐他汀与烟酸肌醇治疗高脂血症64例临床对比观察

    朱永昌

    目的 :比较洛伐他汀和烟酸肌醇对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64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 2组 ,分别给予洛伐他汀和烟酸肌醇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 4周、8周检测患者血清总胆固醇 ( TC)、甘油三酯 (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L DL-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HDL -ch)含量。结果 :治疗 4周时洛伐他汀组 TC、TG、L DL-ch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 P<0 .0 1) ,烟酸肌醇组上述指标无显著下降 ( P>0 .0 5 ) ;治疗 8周时 ,两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下降 ,洛伐他汀组中 HDL -ch水平明显升高 ,烟酸肌醇组中 HDL-ch无明显变化。结论 :洛伐他汀调脂疗效优于烟酸肌醇

    2000年02期 187-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3例效果观察

    陆亚辉,朱永昌

    2000年02期 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氨酰心安加消心痛治疗肺咯血60例

    王明松,王昌泉

    应用氨酰心安、消心痛治疗肺咯血 60例 ,并与应用脑垂体后叶素治疗肺咯血 60例对比。结果 ,观察组显效 46例 ,有效 10例 ;对照组显效 2 4例 ,有效 17例 ,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 P<0 .0 1) ,且观察组无头昏、头痛、胸闷、心悸、血压升高等副作用。因此 ,氨酰心安加消心痛治疗肺咯血效果满意 ,特别适用于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病的肺咯血患者

    2000年02期 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四药联合方案防治支气管哮喘46例效果观察

    邓克勤,施克文

    目的 :了解阶梯治疗原则对哮喘患者自我管理的效果 ,推行群防群治工作的开展。方法 :运用四药联合方案 ,即布地奈德 (或丙酸倍氯米松 ) ,酮替芬 ,博利康尼 ,茶碱缓释片 ,对非急性发作期 46例哮喘病人进行治疗 ,观察 6~ 12个月。结果 :临床控制 14例 ( 3 0 .5 % ) ;显效 17例 ( 3 6.9% ) ;有效 8例 ( 17.4% ) ;无效 7例 ( 15 .2 % )。总有效率 84.78%。结论 :以上述四药为主的阶梯治疗方案 ,配伍合理 ,简便易行 ,对非急性发作期哮喘病人长期管理是有效的

    2000年02期 190-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应用“吸舒”间接吸入特布他林治疗儿童哮喘效果观察

    韩振新

    2000年02期 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慢性病毒性肝炎血清白细胞介素-8水平测定及意义探讨

    章幼奕,邵建国,陈萍,吴月平

    采用 EL ISA法检测 15 3例各类慢性肝病患者血清 IL-8水平。结果 ,血清 IL-8水平随 CH病变程度加重而呈递增趋势 ,但 AL C及 CSH组 IL-8水平较 CH中、重度组有所下降 ( P<0 .0 5 ) ;合并细菌感染者血清 IL-8水平明显高于未合并感染者( P<0 .0 1) ,感染者中 ,晚期肝病组与 CH组相比血清 IL-8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按病原学分类 ,血清 IL-8水平依次为CHB+C>CHC>CHB,且 CHB+C和 CHC均与 CHB组有统计学差异 ( P<0 .0 5 )。因此 ,血清 IL-8检测有助于判断慢性病毒性肝炎肝损害严重程度 ,但其水平高低相对于合并细菌感染和肝损害严重程度而言与前者关系更为密切。此外 ,血清 IL-8明显升高可能与慢性 HCV感染较慢性 HBV感染更易发展为肝硬化 ,肝癌的特点有关

    2000年02期 192-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下消化道出血经回肠末端入路内镜检查18例

    夏惠治,刘鹏飞,孙芳

    2000年02期 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肝病患者血清中HA、LN、PCⅢ、CⅣ含量动态观察分析

    孙晓坤

    对急性肝炎 18例 ,慢性肝炎 74例 (轻度 2 7例 ,中度 3 1例 ,重度 16例 ) ,肝炎后肝硬化 3 6例分别检测 HA、LN、PC 、C 含量。结果病毒性肝炎急性期血清中 HA、LN、PC 、C 明显高于恢复期 ( P<0 .0 1) ;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时 ,HA随肝组织病变程度加深而呈梯度上升 ,各型肝炎活动期明显高于恢复期。 L N在慢性肝炎重度及肝硬化时 ,血清值明显高于正常 ( P<0 .0 1)。 PC 、C 自慢性肝炎中度发展为重度及肝硬化时血清值依次递增 ,病变活动期含量明显高于恢复期 ( P<0 .0 1)。因此 ,联合检测 HA、L N、PC 、C 血清值的动态变化可作为临床判断肝纤维化程度 ,病变活动度及愈后的良好指标

    2000年02期 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肝肾综合征患者血浆内皮素检测分析

    周宝勤,王华雨,唐剑武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2 5例肝硬化无腹水患者、2 6例肝硬化有腹水患者、12例肝肾综合征患者及 3 0例正常人血浆内皮素 ( ET)含量。结果 ,无腹水组血浆 ET浓度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异 ;有腹水组血浆 ET为 64 .9± 11.6ng/L与正常人及无腹水组有显著差异 ( P<0 .0 1) ;肝肾综合征组血浆 ET为 10 8.1± 15 .3 ng/L与其它 3组均有显著差异 ( P<0 .0 1)。肝肾综合症患者血浆 ET浓度显著升高 ,提示 ET在该病发病机理中起一定作用

    2000年02期 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慢性肝病患者庚肝病毒RNA检测分析

    纪卫东,周国雄,刘艳华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 RT-PCR)对 96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 HGV RNA检测。结果 :慢性肝炎 9例、肝硬化5 6例、肝癌 3 1例中 HGV RNA阳性分别为 1例、6例、3例 ,总检出率为 10 .42 % ( 10 / 96) ;在 HBV感染 63例、HCV感染 8例及 HBV+HCV重叠感染 11例中 ,HGV RNA阳性分别为 8例、1例和 1例 ;在慢性肝病中 HGV RNA阳性与阴性组间 ,AST、ALT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 :慢性肝病中存在 HGV感染 ,与 HBV、HCV存在重叠感染 ;重叠感染是否加重肝损害、引起慢性化有待进一步探讨

    2000年02期 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缺血性结肠炎的早期诊断

    李振东

    为探讨缺血性结肠炎的早期诊断方法 ,对 10例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 ,内镜所见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腹痛、便血、血性腹泻是该病的三大主要症状 ;早期纤维结肠镜 (纤结镜 )检查的特征性表现是病变肠段粘膜高度充血、水肿、弥漫性渗血 ;而延迟性纤结镜检查可见粘膜散在性糜烂及浅表性溃疡。诊断该病的要点是对临床表现作综合分析 ,并排除与之相鉴别的常见疾病 ,适时的纤结镜检查至关重要

    2000年02期 197-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慢性肝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Ⅳ型胶原测定的临床价值

    费琰

    2000年02期 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大剂量丙种免疫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效果观察

    张美娱,胡彩华,季美华

    目的 :探讨大剂量丙种免疫球蛋白 ( HDIVIg)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ITP病人 2 9例随机分为 3组 :A组 ( 12例 )单纯 HDIVIg治疗 ,B组 ( 7例 )使用 HDIVIg加强的松治疗 ,对照组 ( 10例 )使用强的松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 A、B两组分别为 91.7%和 10 0 %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 5 0 %相比 ,差异均有显著性 ( P<0 .0 5 ) ;血小板计数对照组为 ( 5 2 .8± 3 5 .1)× 10 9/L,低于 A组 ( 76.9± 42 .6)× 10 9/L( P<0 .0 5 ) ,也低于 B组 ( 118.0± 78.75 )× 10 9/L ( P<0 .0 1) ;A、B两组间相比 ,后者高于前者 ( P<0 .0 5 )。结论 :HDIVIg治疗 ITP疗效优于强的松治疗 ,HDIVIg加强的松联合治疗 ITP对疗效的保持与巩固优于 HDIVIg组 ,是一种较佳的治疗方案

    2000年02期 199-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皮肤恶性淋巴瘤误诊4例

    冒萍,金俊

    2000年02期 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益髓生血合剂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20例临床观察

    杨亚萍,沈九霄,沈郁,曹磊磊

    采用自拟的益髓生血合剂为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2 0例 ,并与以雄激素治疗为主的对照组作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达 80 % ,对照组有效率为 60 % ,提示益髓生血合剂治疗再障经济、方便、安全、有效且无毒副作用

    2000年02期 201-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猫抓病16例临床分析

    胡红妹

    2000年02期 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尖锐湿疣50例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测定

    符梅,缪四海

    对尖锐湿疣 5 0例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测定 ,同时与 4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 ,正常对照组血清 SIL -2 R为 2 76.2± 3 8.2 u/ ml,CA患者血清 SIL -2 R为 3 0 7.2± 5 5 .2 8u/ m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t=3 .14 ,P<0 .0 5。1个月后复查 ,2 8例复发者SIL -2 R为 3 0 1.4± 48.3 5 u/ m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t=2 .3 0 ,P<0 .0 5。全部患者治愈后 2 89.1± 43 .3 7u/ m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t=1.5 ,P>0 .0 5。说明 ,CA患者存在着 T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 ,且这种抑制可能与 CA的复发有关 ,提示治疗 CA时除采用常规的破坏疣体的方法外 ,还需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2000年02期 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皮肤病198例血清泌乳素检测分析

    郭汉琴,黄一红

    采用放射免疫法 ( RIA)测定 198例皮肤病患者和 3 8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泌乳素 ( PRL) ,结果除银屑病患者 (包括男性和女性 ) PRL值高于对照组 ( P<0 .0 1) ,其它如白癜风、斑秃、湿疹、黄褐斑等 PRL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 P>0 .0 5 )。提示 PRL值增高可能与银屑病的发生有关。与白癜风、斑秃、湿疹、黄褐斑等发病关系不大

    2000年02期 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米索配伍缩宫素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催产84例观察

    陆启如

    目的 :探讨米索配伍缩宫素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催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采用米索配伍缩宫素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催产 84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除 1例因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术 ,余 83例均在 12 h内结束分娩 ,有效率达 98.8%。结论 :米索配伍缩宫素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其效果显著 ,且安全、方便

    2000年02期 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创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肠外营养支持治疗21例体会

    涂建成,方品才

    2000年02期 205-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B超引导下宫内胎物残留清除术57例报告

    丁锋

    2000年02期 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成年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52例临床分析

    黄传俊

    报告最近 10年间 5 2例成年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 ANFH)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平均年龄 45 .6岁 ;起病前服用激素者 3 2例 ,有创伤史 (股骨颈骨折 )者 2 0例 ;发病部位单侧 41例 ,双侧 11例 ;临床症状以髋痛为主 ( 4 5例 ) ,体征以跛行 ( 3 7例 )及髋关节功能受限 ( 3 2例 )为著 ;采用非手术治疗者 11例 ,手术治疗者 41例。分析认为 ,MRI对 ANFH的早诊断有重要意义 ;ANFH的治疗根据不同的病理过程及临床表现 ,选用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以恢复股骨头活力 ,保护其力学性稳定 ,降低病残率

    2000年02期 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变化

    刘钰,姜荣,张金莲

    目的 :为了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HIE)时血浆内皮素 ( ET)及一氧化氮 ( NO)的变化。方法 :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和硝酸还原酶法测定新生儿 HIE急性期 40例、恢复期 2 0例及 2 0例对照组病人的血浆 ET和 NO的水平 ,采用统计学 t检验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新生儿 HIE急性期血浆 ET及 NO均显著升高 ,且 ET升高的程度高于 NO升高的程度。HIE恢复期两者均下降 ,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在轻重程度不同的 HIE中 ,ET值随病情加重而升高 ,NO值却随病情加重而降低 ,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在 HIE急性期 ,ET和 NO对其发病均起了重要作用 ,二者相比 ET占据主导地位。而 NO除细胞毒性作用外 ,尚有保护性作用

    2000年02期 208-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儿童烟雾病7例报告

    曹菊英

    2000年02期 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婴幼儿哮喘患者血清非特异性炎性介质的变化

    陈沛文,时宏珍,周明先,张英,黄蕴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 EL ISA法对 2 2例哮喘 ,2 2例喘支的发作期、缓解后以及 2 0例正常小儿的外周血 IL2 、SIL2 -R、IL4、IL8、TNFα、Ig E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哮喘发作期 IL2 、SIL2 -R、IL4、IL8、TNFα、Ig E均高于正常对照 (P<0 .0 1) ,缓解后除Ig E居高不降外 ,余均明显下降。喘支患儿其变化与哮喘相类似。提示 ,上述血清非特异性炎性介质与哮喘病情变化密切相关 ,可作为哮喘病情监测的指标。喘支与哮喘可能有相似的免疫紊乱基础 ,但免疫紊乱程度不等

    2000年02期 210-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儿童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31例分析

    茅志娟

    2000年02期 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围生儿死亡87例原因分析

    郭飞

    对 8 7例围生儿死亡临床资料及尸体解剖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死胎 42例 ,死产 2例 ,新生儿死亡 43例。围生期死胎的主要原因是胎儿宫内窘迫 32例及胎儿畸形 7例 ,新生儿围生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肺透明膜病 18例及羊水、胎粪吸入 8例、吸入性肺炎 6例 ;加强围生期保健、预防早产、防治新生儿窒息、积极治疗肺透明膜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的重要保证

    2000年02期 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全身型幼年类风湿关节炎14例临床分析

    王富

    报告全身型幼年类风湿关节炎 14例均有发热、皮疹表现 ,肝肿大 8例、脾肿大 3例、淋巴结肿大 9例、肺炎 2例、关节疼痛 6例、浆膜腔积液 1例。除 2例单纯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其余病例均联合使用强的松和非甾体类抗炎药 ,病情严重者加用地塞米松。结果 13例好转后 2例反复多次 ,1例自动出院。分析了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的疗效及毒副作用 ,指出对于使用上述药物病情不能控制者可考虑加用免疫抑制剂

    2000年02期 213-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溶血尿毒综合征5例诊治分析

    赵丽萍,曹静芬,蒋正生

    2000年02期 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21三体综合征21例染色体核型与临床分析

    黄锋

    报告 2 1例先天愚型 2 1三体综合征临床分析 ,出生时期母亲年龄≥ 35岁的 13例 (6 1.9% )。母孕期有不良物质接触史者 5例。 2 1例患儿中 18例表现为特殊的呆滞面容 ,染色体核型 17例为标准型 ,1例为易位型。 2例新生儿 (易位型、嵌合型 )及 1例 2岁儿 (嵌合型 )不明显。 13例有先天性心脏病。 12例因呼吸道感染入院。分析认为不同核型的 2 1三体综合征其临床表现有所差别 ,对>35岁的高龄孕妇 ,应加强监测 ,降低先天愚型患儿的出生比例

    2000年02期 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一氧化氮检测

    朱国际,魏燕,汪明,李晗

    为探讨一氧化氮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中的作用 ,对 2 6例新生儿 HIE血浆 NO水平进行检测 ,并与 2 8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组比较 ,发现 2 6例新生儿 HIE组 NO水平显著增高 ;HIE重度者血浆 NO水平与轻、中度患儿比较 ,亦显著升高 ,说明NO在新生儿 HIE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检测血浆 NO,可用于估计 HIE脑损伤的严重程度 ,并可为其治疗及改善预后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2000年02期 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儿童癔症19例临床分析

    柴建农,周剑峰,孙文清,姚月芬

    2000年02期 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南通市在校弱智儿童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分析

    蓝绍颖,朱湘竹,朱晓蓉,朱胜华

    对南通市崇川区辅读学校 80名不同智力程度的弱智儿童和该校 15名任课老师 ,以及抽样 85名北街小学学生用EL ISA法检测了乙肝两对半抗原抗体系统。结果 ,弱智儿童的 HBs Ag,抗 -HBs,抗 -HBc阳性率分别为 11.2 5 % ,2 1.2 5 % ,2 8.75 % ,HBV总感染率达 41.2 5 % ,明显高于正常儿童 14 .12 % (P<0 .0 0 5 ) ,教师的 HBV总感染率为 6 0 .0 0 %。文章探讨了弱智与正常儿童HBV感染差异的原因 ,提示我们要切实加强对弱智儿童的卫生管理

    2000年02期 218-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铅中毒对小鼠颌下腺神经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丁斐,陆璐,曹铮,仲齐庆,顾晓松

    目的 :探讨铅中毒对小鼠颌下腺的毒性作用及对神经生长因子基因 (NGF 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小鼠实验性铅中毒模型 ,通过光镜与电镜观察颌下腺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应用地高辛标记的人 NGF DNA探针 ,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 ,定量分析铅对小鼠颌下腺 NGF m 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实验性铅中毒小鼠体重下降 ,血铅浓度升高 ,颌下腺铅含量增加。光镜和电镜结果呈现铅中毒小鼠颌下腺腺叶萎缩 ,纤维增生 ,腺间质血管扩张 ,腺间隙增加。粗面内质网扩张 ,线粒体肿胀。图像分析结果表明 ,铅中毒小鼠颌下腺纹状管和颗粒曲管直径减少。原位杂交的结果显示 ,铅中毒小鼠颌下腺颗粒曲管和纹状管的杂交信号显著减弱 ,颌下腺组织中 NGF m RNA表达减少。结论 :铅对小鼠颌下腺具有毒性作用 ,影响颌下腺 NGF的基因表达

    2000年02期 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南通市服务从业人员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卫生监测

    李冠中,达璜,崔海东

    为了完善控制 HBV感染的干预措施 ,对集体物质的商场、宾馆、企事业单位食堂等服务行业 14 96 1名从业人员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进行 AL T和 HBV三项血清标志检测。结果 AL T均正常 ,HBs Ag、抗 HBs、抗 HBc的阳性率分别为 2 .89%、0 .11%、2 .6 5 %。总感染率 3.44% ,其中男性组 5 .77%、女性组 2 .18% ,差别显著。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总感染率 4.2 0 % ,高于食品从业人员的 3.16 %。提示我们定期对服务行业人员进行卫生监测 ,有利于减少从业人员的 HBV感染率

    2000年02期 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深圳市龙岗区1995~1997年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质量评价

    包培基,魏天佐

    根据扩大免疫规划的三项主要考核指标 :免疫接种率、免疫成功率、相应传染病发病率来评价深圳市龙岗区 1995~1997年新生儿的乙肝疫苗接种质量。结果发现 1995~ 1997年免疫人群全程接种率达 95 %以上 ,血清学检测抗 -HBs阳转率达 98.10 % ,目标发病率控制在 (2 8.35~ 34.5 8) /10万。说明各项指标均达到预期目标

    2000年02期 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