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芳;陈永珍;张于娟;李金;
目的:优化人胚胎生殖细胞(EG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并将生长状态良好的传代的人EG细胞移植用于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的治疗。探讨人胚胎生殖细胞进行异种移植对大鼠心肌梗死的治疗机制。方法:取5~10周人胚胎生殖腺嵴和背侧肠系膜,用添加和不添加细胞因子的两种培养体系对比进行组织块原代及传代培养,选取生长情况良好的传至第4代的人EG细胞,移植到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梗死心肌周围,分别于移植后1天、1、2、4周处死大鼠,以鼠抗人细胞核抗体MAB1281作为示踪剂,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移植细胞的分布。结果:在培养液中添加LIF和b-FGF后原代及传代培养的人EG细胞生长旺盛,形成集落更早,传到第4代形成的集落体积变化不大:移植组人EG细胞在移植后1天、1周、2周、4周均可以在心梗区域观察到MAB1281阳性细胞。结论:添加LIF和b-FGF的培养体系是更高效的人EG细胞培养体系。人EG细胞可异种移植,人EG细胞在大鼠心肌梗死处由心外膜层逐渐向心肌层迁移。
2008年06期 No.118 415-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6K] - 李小彦;朱小庆;于志坚;黄健;
目的:研究GRP78核酸疫苗对非小细胞肺癌的预防作用及生存期影响。方法:将携带GRP78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肌肉内注射免疫C57BL/6小鼠,完成3次免疫后,接种小鼠非小细胞肺癌细胞(Tc-1),以此来观察该疫苗对非小细胞肺癌的预防作用及生存期影响。结果:免疫后的治疗组肿瘤生长体积小于对照组,平均生存期比对照组延长了25天,免疫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和对靶细胞的杀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GRP78核酸疫苗能够提高机体免疫细胞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杀伤能力,延缓肿瘤生长,延长生存期。
2008年06期 No.118 419-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0K] - 王燕;陈莉;
目的:探讨潜伏膜蛋白(LM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角化性鼻咽癌(NK-NP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ENVISION二步法),检测60例鼻咽癌组织中LMP-1、VEGF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1)NK-NPC中LMP-1、VEGF的表达显著高于鼻咽慢性黏膜炎症组织(P<0.05);(2)NK- NPC中,LMP-1表达强度与有无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T分期、N分期无显著相关性(P>0.05);(3)NK-NPC中,VEGF表达强度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T分期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4)NK-NPC中LMP-1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5);(5)单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LMP-1、VEGF表达与NK-NPC的生存率之间的相关性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MP-1和VEGF可作为诂价NK-NPC预后的指标之一。
2008年06期 No.118 423-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1K] - 李虹;郑世营;赵军;蒋东;张晓膺;
目的:研究肺癌细胞表面Fas表达水平与抗Fas治疗生物学效应之间的关系。方法:将低表达Fas的肺癌细胞A-549细胞通过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转染Fas基因,并用流式细胞直接免疫荧光术检测Fas的表达;采用鼠抗人Fas单克隆抗体DX-IgG1κ诱导转染Fas基因的和未转染Fas的A-549细胞的细胞凋亡作用,并用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转染Fas基因后的A-549细胞Fas分子表达明显增加,Fas分子表达率从26.11%增加到68.69%;鼠抗人Fas单克隆抗体DX-IgG1κ诱导的转Fas基因的A-549细胞凋亡数明显增多,达66.3%,而未转基因的A-549细胞凋亡较少,仅7.4%。结论:人类恶性肿瘤细胞系对Fas抗体触发凋亡信号的敏感性主要依赖于细胞表面Fas的表达水平。
2008年06期 No.118 427-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 贲志云;程纯;钱佶;肖锋;张福鹏;季玉红;
目的: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K)对脂多糖(LPS)诱导内皮细胞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Ⅰ(β-1,4-galactosyltransferase-Ⅰ,β-1,4-GalT-Ⅰ)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ERK通路抑制剂U0126预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2 h,再用LPS刺激HUVECs 4 h,分别用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β-1,4-GalT-Ⅰ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变化,并通过内皮-单核细胞黏附试验观察HUVECs黏附能力的改变。结果:U0126显著抑制LPS引起的HUVECsβ-1,4-GalT-Ⅰ表达的上调及其黏附能力的上词。结论:ERK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参与调节LPS诱导的内皮细胞β-1,4-GalT-Ⅰ的表达,并影响内皮细胞的黏附能力。
2008年06期 No.118 430-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K] - 沈杰;许冰;沈安华;喻凤兰;任恕;
目的:探讨在单片机控制下多通道氧分压测量仪对经脉穴位活动监测。方法:应用氧分压传感针及配套的多通道测量仪可实时、在体、同时测量中医经络上多个穴位点上的氧分压值,测量数据可选择性地显示或送到PC机分析、处理、存储。结果:不同的运针手法对臂腧穴、曲池穴氧分压的影响是不同的。补法运针会使它们氧分压增加,泻法运针会使它们氧分压减少。结论:本仪器是监视经脉穴位活动的手段,其穴位氧分压可作为其活动的量度。
2008年06期 No.118 433-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钱晓伟;潘丹岷;谭湘陵;
目的:构建人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原核表达载体,在表达菌BL21中进行体外原核表达并测定ADH蛋白的酶学性质。方法:用RT-PCR技术从人肝RNA中克隆ADH开放阅读框架序列,并与表达载体pET-5a连接、转化入宿主菌BL21中,并经培养、筛选、酶切和测序鉴定。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菌并测定表达蛋白的酶学参数。结果:原核表达载体pET-5a-ADH构建成功;表达蛋白分子量在40 kD左右;酶学测定表明表达蛋白是一种耐酸、耐高温的脱氢酶,钾离子和三价铁离子对其酶活性有促进作用,二价金属离子对其活性有抑制作用。结论:人ADH原核表达载体pET-5a-ADH成功构建,原核表达产物具有一定的ADH蛋白活性。该研究为进一步了解ADH酶学性质,探讨酶活性多态性与疾病的关系打下基础。
2008年06期 No.118 435-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8K] - 许文景;倪松石;黄冬云;
目的:通过观察地塞米松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后病理形态变化的影响,探讨其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健康的SD大鼠40只,雌雄不拘,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单纯缺血组(I)、缺血再灌注组(IR)、小剂量地塞米松干预组(D1)及大剂量地塞米松干预组(D2),每组8只。根据Eppinger模型制作SD大鼠单侧肺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用Western印迹法分析各实验组中一氧化氮合酶蛋白表达的变化,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与其它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肺组织中蛋白一氧化氮合酶表达明显增高(P<0.01),在地塞米松干预后,一氧化氮合酶蛋白下降,以D2组明显,病理切片显示IR组肺结构损害分级显著重于其它组,在地塞米松干预后,肺结构损害分级下降,以D2组明显。结论:正常肺脏一氧化氮合酶蛋白的表达微弱,缺血再灌注可使一氧化氮合酶蛋白表达增加,肺组织损伤加重,地塞米松可使一氧化氮合酶蛋白表达下降,肺组织损伤减轻,这种效应以大剂量时明显。
2008年06期 No.118 439-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3K] - 卞晓云;王兴纬;黄宇春;苏良香;奚正荣;沈毅;
目的:探讨巨大儿在青少年期脂联素、血糖、转氨酶活性的水平。方法:对出生时体重≥4 kg的巨大儿148例,年龄在13~18岁之间的青少年按1:1配比方法,对其行了身高、体重、血糖、血压、胰岛素、脂联素和转氨酶检测,所选青少年母亲均为非糖尿病妊娠和非妊娠合并糖尿病者。结果:巨大儿组:肥胖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2.03%(x~2= 7.5513,P<0.01)、超重率为19.4%,高于对照组的3.3%(x~2=19.1396,P<0.01);巨大儿组:血糖(GLU)、转氨酶(ALT)、高密度脂蛋白(HDL)、胰岛素、脂联素(APN)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0.01)。结论:巨大儿在青少年期,其体重指数、血糖、胰岛素、转氨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对动脉硬化有保护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脂联素明显低于对照组。巨大儿在未来发生代谢相关疾病的危险比正常出生体重儿高,早期预防、控制巨大儿的出生,对减少成人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发生意义重大。
2008年06期 No.118 442-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 孙长江;
目的:研究干扰素-α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及迁移的抑制作用,探讨其抗肿瘤作用的机制。方法:常规培养的人肝癌SMMC7721细胞,加入干扰素-α孵育24 h后,以MTT法检测干扰素-α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Boyden小室法检测肝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通过Annexin V-FITC检测干扰素-α诱导SMMC7721细胞组的凋亡情况。结果:干扰素-α可以明显抑制体外SMMC7721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导致Boyden小室穿膜的肿瘤细胞数明显下降。结论:干扰素-α可以直接抑制体外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和迁移并诱导细胞凋亡。
2008年06期 No.118 445-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 李玉琴;朱清;
目的:研制缬沙坦和氢氯噻嗪的复方片。方法:选用交联聚维酮(PVPP)、微晶纤维素(MCC)、α-乳糖、硬脂酸镁为辅料与缬沙坦和氢氯噻嗪混匀后制片,采用正交法设计实验,考察不同处方制备的复方缬沙坦片在0.05 M pH6.8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溶出度,通过溶出度(主)、物料流动性(次)等指标对处方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处方。结果:优化处方每片含缬沙坦80 mg、氢氯噻嗪12.5 mg、PVPP 6 mg、MCC 37.5 mg、硬脂酸镁4.5 mg、α-乳糖9.5 mg,其溶出度为88.74%。结论:自制片外表光洁美观,溶出度符合中国药典要求。
2008年06期 No.118 447-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桂乐;郭新;吴翔;
目的:运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相关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方法:体外培养前体脂肪细胞(3T3-L1),诱导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提取脂肪细胞总RNA,纯化mRNA后逆转录制备目标序列,应用含有45038种小鼠基因cDNA的表达谱芯片Mouse430_2进行差异表达谱分析。结果:在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基因表达谱中差异表达基因共有640条,其中表达水平显著变化的有38条(表达水平改变5倍以上),上调基因24条,下调基因14条。差异表达基因中有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细胞信号和传递蛋白基因等多种基因。这些基因可能与脂肪细胞分化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结论: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脂肪细胞分化相关基因,可能为脂肪细胞分化相关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2008年06期 No.118 449-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宋国齐;李艳玲;秦燕;蔡奕峰;刘红;
目的:观察CTNP方案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采用CTNP方案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33例,每28天重复疗程,全部患者重复3~4个周期治疗。结果:33例患者中,24例获得缓解,占72.73%,其中完全缓解(CR)7例,部分缓解(PR)17例,稳定(SD)7例,进展(PD)2例。15例具有B症状的患者中,10例症状消失,2例明显改善,3例无改善。化疗毒副反应主要为轻度的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少数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极少数出现严重的骨髓抑制。结论:CTNP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进展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有较好的近期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且大部分患者可以承受其毒性,可作为补救性化疗方案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2008年06期 No.118 451-452+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 王鹏;李鹏;李厚祥;
目的:了解门静脉动脉化(Portal vein arterialization,PVA)对肝硬化犬肝切除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分为3组:A组(动脉化组):行肝左外叶切除加门静脉动脉化手术;B组(对照组):仅行肝左外叶切除手术;C组(假手术组);每组均于术后4周处死,实验过程中检测肝功能谷草转氨酶(AST)、血浆总蛋白(TP)、血清总胆素红素(TBIL)。结果:术后AST值A组较B组明显降低(P<0.01);TP值A组大于B、C组(P<0.05);TBIL值A组下降快于B组(P<0.01)。结论:门静脉动脉化能改善肝硬化犬部分肝切除后的肝功能。
2008年06期 No.118 453-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 段爱军;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乙肝病毒核心抗体IgM(HBc-IgM)及其他血清病毒标志物(HBsAb、HBcAb、HBeAg、HBeAb)不同阳性结果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变化,分析其相关性。方法:检测1056例HBsAg阳性者血清病毒标志物和ALT,依据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情况的不同分为A、B、C、D共4组。计算各组ALT>40 U/L的例数及其百分率。结果:ALT异常增高的例数及其百分率分别为A组174例(76.7%),B组105例(55.3%),C组22例(21.4%),D组123例(23.2%),A、B组分别与C、D组间ALT异常增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同时检测抗HBc-IgM及各项血清学病毒标志物对了解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和指导治疗具有较大的价值。
2008年06期 No.118 456-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 沈光宇;成彬;蔡俊燕;胡玉明;朱振杰;顾琦;鞠晶昀;
目的:研究对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进行社区康复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5例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予以为期6个月的康复治疗与训练,在治疗前、中、后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Barthel指数评定和生活质量指数(the quality of life index,QLI)的评定,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分值。结果:ADL提高35.6分,QLI提高2.8分,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进行社区康复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2008年06期 No.118 458-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叶青;奚庆华;史锦云;张玉泉;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剥出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8例在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剥出术和同期开腹行卵巢肿瘤剥出术56例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失血量、术后病率、术后镇痛、肠蠕动恢复、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无1例用镇痛药,术后12 h全部拔除导尿管,并下床活动,无腹腔内出血发生。结论: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剥出术安全,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2008年06期 No.118 459-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 丁旭东;
目的:探讨影响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形成的因素、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48例的临床资料,通过临床观察和CT确诊迟发性颅脑内血肿,手术治疗36例,保守治疗12例。结果:年龄≥50岁28例(58.37%),减速伤45例(93.75%),GCS≤8分为30例(62.50%),脑挫裂伤39例(81.25%),颅脑外伤合并休克8例(16.67%),伤后进行首次手术治疗而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25例中,在3 h内手术16例(64.00%)。治疗结果:恢复良好22例,中残6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10例。结论:减速伤所致脑挫裂伤是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重要原因,对有明显占位效应者尽早手术清除血肿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2008年06期 No.118 461-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 赵弘卿;王冬青;冯金萍;沈卫红;陈玉娟;韩燕慧;殷凯生;
目的:探索喉罩通气下经支气管镜钬激光治疗复杂性气道肿瘤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和氯化琥珀胆碱行静脉全身麻醉下喉罩通气经支气管镜钬激光治疗2例复杂性气道肿瘤患者。分别观察2例患者在钬激光治疗围手术期生命体征变化、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结果及治疗期间对心肺功能影响来探讨气管镜下钬激光治疗疗效及安全性。结果:2例患者经支气管镜下钬激光治疗后,气道阻塞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喉罩通气下经支气管镜钬激光治疗复杂性气道肿瘤安全、可行,扩大了气管镜下介入治疗的适应证,为临床治疗气道梗阻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2008年06期 No.118 463-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 万洪武;朱礼贤;
目的:探讨髋臼复杂型骨折前后联合手术入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1例复杂型髋臼骨折行联合入路手术治疗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3.5 h,平均失血量为1200 ml。术后以Matta复位标准:优6例,良4例,中1例。经6个月~3年随访,按照Matta功能评分法:优5例,良5例,一般1例。K-L入路发生BrookerⅢ度异位骨化1例(9.1%),BrookerⅠ~Ⅱ度3例(27.3%),髂腹股沟入路无1例异位骨化。结论:经髂腹股沟联合K-L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显露充分、方便复位、固定稳定、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
2008年06期 No.118 465-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 袁秀芬;徐徐;朱红艳;
目的:研究脂肪肝背景下低回声实质占位误诊的原因,旨在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对28例常规超声检查误诊病例进行了临床表现分析,与增强CT、超声造影检查肝穿刺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术后结果相对照,分析误诊原因。结果:28例中5例血管瘤误诊为肝癌,13例肝脓肿误诊为肝癌,10例肝癌误诊为肝脓肿,14例去外院超声造影检查,2例与穿刺,术后病理诊断不符,22例增强CT检查,3例与穿刺术后病理诊断不符。结论:脂肪肝背景下肝内低回声实质性占位常规超声检查诊断有困难,尤其是小病灶临床症状不典型的诊断,疑难型肝癌与肝脓肿临床表现存在不典型的非自然转归现象很难鉴别。
2008年06期 No.118 46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 徐新江;蒋斌;
目的:分析良性甲状腺疾病经胸骨前径路腔镜术与传统术式的疗效。方法:单侧甲状腺良性疾病81例分为2组:经胸骨前径路腔镜手术组36例,开放性手术组45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费用,术后3个月颈部感觉情况、美容效果评价。结果:腔镜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放组;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多于开放组;腔镜组住院费用显著高于开放组;手术美容满意腔镜组34例(94.4%),开放组31例(68.9%);术后颈部感觉减退腔镜组3例(8.3%),开放组15例(33.3%)。结论:胸骨前径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有极佳的美容效果,且术后颈部不适感轻,此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2008年06期 No.118 468-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黄健捷;
目的:总结超声引导射频治疗肝癌转移的围手术期处理要点。方法:对230例肝癌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射频治疗208例,破腹术中射频治疗22例。术前给予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术后给予病情观察及相应的护理。结果:所有患者顺利通过治疗,未发生与治疗及护理相关的严重并发症。行穿刺射频消融者术后2~4 d出院,随访3~30个月,6个月生存率为93.9%,1年生存率为27.0%。结论:术前给予健康教育及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对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特点,给予针对性的预防处理,使患者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及配合术中的操作,对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2008年06期 No.118 470-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刘影;胡新艳;毛莉;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第1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以及对血糖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观察31例有较严重高血糖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2周胰岛素泵(CSⅡ)强化治疗前后,精氨酸刺激的第1时相胰岛紊分泌的变化,探讨短期强化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第1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以及对血糖的影响。结果:强化治疗2周后患者第1时相胰岛素分泌明显升高,患者血糖明显下降。结论:短期强化治疗可以较好恢复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第1时相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有利于血糖控制。
2008年06期 No.118 471-4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 杨林松;徐道静;李淦;王迭飞;朱群芳;
目的:探讨消化系统多重原发癌的发生情况、临床特点及诊治对策。方法:多重原发癌35例中行根治手术19例,行放化疗16例。多原发同时癌8例中,行根治性切除术后放、化疗3例,单纯行放、化疗5例,多原发异时癌27例中,行手术切除后放化疗16例,单纯行放、化疗11例。结果:多重原发癌35例中二重癌33例,三重癌2例,同时癌8例,异时癌27例。多重原发癌发生率排:序胰腺癌3.13%,大肠癌1.68%,食管癌1.36%,胃癌1.03%,肝癌0.84%。多重原发癌中第二癌排序大肠癌7例,食管癌5例,胃癌、肺癌、鼻咽癌各4例,前列腺癌3例,乳腺癌2例,肝癌、阴茎癌、恶性淋巴瘤、皮肤癌、胰腺癌、官颈癌各1例。异时癌5年的发生率为66.67%。结论:多重原发癌的漏、误诊率高,采取各种检查手段相结合来提高诊断率,根据同时癌、异时癌及肿瘤的生物特性制定治疗肿瘤方案,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延长患者生命。
2008年06期 No.118 473-4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郭建雄;张荣侠;
目的: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肺结核的26例同时行抗肿瘤抗结核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在抗结核治疗同时,按ECOG行为状态评分(PS)不同分别接受联合化疗、局部化疗、单药化疗、靶向治疗及放疗。26例中位生存期8.9个月,1年生存10例(38.4%),1例Ⅲ_A期患者最长生存25个月;易瑞沙治疗4例中生存最长1例24个月。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肺结核采用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可获得与单一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相近的疗效。
2008年06期 No.118 475+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 袁晓宇;沈雁波;
目的:回顾我院救治急性磷化铝中毒病例的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等。方法:对我院急诊内科1999年10月~2008年6月收治的32例急性磷化铝中毒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强调血液净化治疗的重要性。结果:本组存活17例,其中吸人中毒者7例,口服中毒者10例,其余15例死亡。结论:急性磷化铝中毒死亡率高,其中口服中毒者死亡率较吸入中毒者高。内科综合治疗为目前常用疗法,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值得推广。
2008年06期 No.118 476-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 陆培松;陈波;袁志诚;王鹏;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手术治疗时机和方法,提高脑动脉瘤破裂Hunt-Hess分级Ⅳ、Ⅴ级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脑动脉瘤破裂7例均行CT检查,术前行CT血管造影4例。均在3 h内直视下夹闭动脉瘤并清除血肿,行去骨瓣减压4例。结果:破裂动脉瘤无1例死亡,按COS评分,优良5例,自行出院1例,重度残废1例。结论:急诊手术是抢救垂危破裂垂危脑动脉瘤惟一有效方法。
2008年06期 No.118 478+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 李民;顾尔莉;章幼奕;窦志华;罗琳;徐济良;陈鸣鸣;陈淑范;葛春霞;
目的:观察加味瓜蒌散对门脉高压大鼠门静脉压力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采用CCl_4加乙醇饮料制作大鼠门脉高压模型,用Medlab-Ug4Cs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检测各组门静脉压力、放免法检测各组胃肠激素。结果:模型组门静脉压力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加味瓜蒌散各剂量治疗组、心得安治疗组门脉压力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加味瓜蒌散各剂量治疗组门脉压力与心得安治疗组门脉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得安组胃动素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改善(P>0.05),胃泌素、胰高血糖素明显下降(P<0.05)。加味瓜蒌散各剂量治疗组胃泌素、胃动素、胰高血糖素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或P<0.05),与心得安治疗组比较下降明显(P<0.05)。结论:加味瓜蒌散能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降低胃泌素、胃动素、胰高血糖素含量,疗效优于心得安。
2008年06期 No.118 479-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 成晓燕;
目的:总结腹腔镜治疗青少年巨大良性卵巢肿瘤的手术方法、麻醉方法、术后治疗的特点。方法:对20例腹腔镜治疗的青少年巨大良性卵巢肿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32±16 ml,手术时间54±22 min,术后恢复时间平均为3天,对照组分别为80±24 ml、58±30 min、7天,两组术中出血与术后恢复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对于治疗青少年巨大良性卵巢肿瘤是一个操作性强、创伤小、恢复快的治疗方法。
2008年06期 No.118 481+4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 蔡炜;袁洪新;赵辉;赵苏鸣;黄健;成建萍;谢阳桂;
目的:探讨TAE联合RFA治疗HCC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64例HCC病例,其中单纯TAE治疗组43例,RFA联合TAE治疗组21例,比较2种治疗方法对肝功能的影响。结果:RFA联合TAE治疗组与单纯TAE治疗组对肝功能观测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的影响中,RFA联合TAE治疗组对肝功能影响似稍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E联合RFA治疗HCC与单纯TAE治疗相比并未见明显加重肝功能的损害,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2008年06期 No.118 482-4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王月平;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肾衰患者贫血的疗效。方法:36例慢性肾衰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单独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观察组在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4周后复查上述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贫血的改善效果。结果:单独使用对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有改善作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效果较单独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更显著(P<0.05)。结论:联合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与还原型谷胱甘肽可更好地改善肾性贫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08年06期 No.118 484+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袁剑波;邢卫松;赵志江;崔志俊;
目的:探讨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联合检测腹水癌胚抗原(CEA)对非肝癌恶性腹水的诊断价值。方法:将67例腹水按不同性质分为非肝癌恶性腹水(NHMA)32例、结核性腹水(TBA)10例和非结核性良性腹水(NTBBA) 25例,分别测定血清白蛋白、腹水白蛋白、腹水CEA,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非结核性良性腹水SAAG显著高于非肝癌恶性腹水及结核性腹水(P<0.05)。以SAAG<11 g/L为界限值,SAAG诊断非肝癌恶性腹水的敏感性为84.4%,特异性为74.3%;非肝癌恶性腹水中CEA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腹水,以15.6μg/L为界值,其诊断非肝癌恶性腹水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50%和100%。两者联合检测在特异性不变的情况下可将诊断非肝癌恶性腹水的敏感性提高到92.2%。结论:联合检测SAAG和腹水CEA可提高非肝癌恶性腹水的诊断水平。
2008年06期 No.118 485-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丁剑锋;
目的:评价奥美拉唑对多发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32例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奥美拉唑注射液,对照组应用西米替丁注射液,均按常规剂量操作,疗程1周。结果:观察组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为18.0%,对照组为4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注射液治疗多发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疗效确切,可作为治疗此病的首选药物之一。
2008年06期 No.118 487+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吴海瑛;陈临琪;陆双泉;张志勤;谢蓉蓉;
目的:探讨儿童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垂体增生的临床表现,机理和治疗。方法:报告4例临床病例,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儿均表现为垂体增大,应用甲状腺素治疗后垂体均缩小。结论:甲状腺功能低下患儿伴有垂体增大时只需补充甲状腺素,不需手术。
2008年06期 No.118 48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 季凤华;徐明;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脑血流动力学动态改变,探讨其脑损伤的发生机制。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于出生后24、48、72、120 h对观察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26例及对照组正常新生儿10例,进行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流速、时间平均流速、阻力指数的观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生后24、48、72 h内各组动脉流速均降低,而阻力指数较高,72 h这种差异消失;进一步观察轻、中、重3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发现阻力指数与病情正相关。结论:脑动脉血流速度减慢,阻力指数升高是脑缺血的标志。
2008年06期 No.118 490-491+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 茅敏华;姜觉如;尹永胜;
目的:探讨复合静脉麻醉在支气管镜检查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接受支气管镜检查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纯应用局部麻醉,观察组在局部麻醉基础上加用芬太尼、咪达唑仑和异丙酚,监测两组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及脉氧饱和度。对实验组按Ramsay法进行镇静分级评估,记录实验组的麻醉诱导时间和麻醉时间,调查两组患者对检查过程的遗忘和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检查过程中平均动脉压、脉氧饱和度有所下降,但都较安全。麻醉诱导时间为1.2~10.7 min,平均4.5 min;麻醉时间为3.2~34.2 min,平均8.1 min。观察组有18例发生遗忘,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支气管镜检查联合应用芬太尼、咪达唑仑和异丙酚麻醉有效、安全。
2008年06期 No.118 492-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 戴建军;王卫军;吴钢;朱惠娟;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胆管下端炎性狭窄,胆管结石,恶性胆道梗阻等胆管阻塞性疾病临床效果。方法:胆总管下端炎性狭窄者予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恶性胆道梗阻者,根据情况分别行鼻胆管引流术、塑料支架胆管内引流及金属支架胆管内引流术。结果:胆管下端炎性狭窄11例经乳头切开术后,症状和肝功能得到改善。胆道结石成功取石30例(93.3%)。症状明显缓解。恶性胆道梗阻22例,分别予ENBD、ERBD、EMBE,术后患者肝功能、黄疸好转,术后生存7~35个月,平均11个月。结论: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是治愈或改善胆管阻塞性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方法。
2008年06期 No.118 494+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刁振鸿;马向阳;陈晔;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治疗经验。方法:对2003年3月~2007年10月我院186例80岁以上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术前72.1%的患者合并有内科疾病,所有患者均能顺利通过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24例(12.9%),住院期间死亡2例。结论: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合并疾病多,只有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采取积极恰当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法,才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2008年06期 No.118 495-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 唐为红;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加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6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普米克令舒加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对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持续时间参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治愈率,缓解喘憋、缩短哮鸣音及咳嗽持续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加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能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疗程,而且安全、有效。
2008年06期 No.118 497+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 陈勤;刘新;郑帆;
目的:观察贝复舒及泪然滴眼液对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干眼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干眼症9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应用泪然滴眼液,4次/天,观察组联合应用贝复舒滴眼液及泪然滴眼液,均4次/天,两组均连续用药1个月。用药前后均进行症状调查、泪液分泌检查(SIT)、泪膜破裂时间检测(BUT)、荧光素染色检查(FL)。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IT、BUT、FL及症状减轻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贝复舒及泪然滴眼液联合治疗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干眼症确有良好效果。
2008年06期 No.118 498-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 高烨;徐学东;屠颖;
目的:观察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CEC)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的图像特征。方法:对临床诊断为CEC者15例15眼进行常规FFA检查。结果:13眼CEC于动脉前期或早期在相当于眼底灰白浸润灶部位出现不同形态的新生血管荧光轮廓,且与网膜血管无联系,并迅速发生渗漏扩大。2眼CEC在动脉期出现与病灶一致的荧光灶,随时间荧光增强但不扩大。后期有所减弱,夹有荧光遮蔽,病灶外周轮状透见荧光。结论:FFA检查可提高中渗的诊断率,尤其病变不典型者。
2008年06期 No.118 500+5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 唐建忠;赵红胜;顾萍;丁晓萍;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危重病110例医院感染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ICU、EICU医院感染110例患者与年龄、住院天数、原发病、抗生素的使用、创伤性诊疗技术应用相关性。结果:感染部位:下呼吸道84例(76.36%),尿路41例(37.27%),脓毒血症18例(16.36%),导管15例(13.64%),消化道11例(10.00%),其他9例(8.18%)。住院感染:≤20天8例(7.27%),~30天16例(14.55%),~40天35例(31.81%),>40天51例(46.36%)。<60岁42例(38.18%),≥60岁68例(61.81%)。抗生素使用:两联感染51例(46.36%),三联感染59例(53.64%),<15天感染38例(34.55%),≥15天感染72例(65.45%)。气管插管或切开感染77例(70.00%),留置导尿感染37例(33.63%),深静脉置管感染13例(11.81%)。结论:对ICU危重患者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技术;合理使用抗生素,可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2008年06期 No.118 501-5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张曦霞;何陈云;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阴道大出血的效果。方法:采用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妇科恶性肿瘤阴道大出血22例,并给予心理护理、围手术期护理等,积极防治并发症。结果:22例经介入治疗均成功止血,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阴道大出血,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认真做好各项护理工作,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取得成功的关键。
2008年06期 No.118 503+5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王志刚;张晓膺;狄冬梅;王中林;钱永祥;蒋南青;
目的:探讨纵隔肿瘤的临床特点和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我院自2003年1月~2008年6月住院纵隔肿瘤的105例临床病例资料。结果:完全肿瘤切除101例,切除率96.2%,其中使用电视胸腔镜(VATS)或辅助小切口(VAMT)行完全肿瘤切除39例,使用率达37.1%,4例行纵隔肿瘤部分切除或者活检术。总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5.7%。结论:原发纵隔肿瘤的诊断主要依赖胸部X线和胸部CT检查。手术治疗是其首选治疗方法,包括传统开胸手术和电视胸腔镜或辅助小切口,安全可靠,同时注意手术并发症的防治。
2008年06期 No.118 504-5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 陆宏宾;陈萍;孙琳琳;卓德斌;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不同大小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比分析我科射频治疗的不同大小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术后的AFP定量、影像学改变及生存期、并发症。结果:经射频治疗,38例患者瘤体都有不同程度缩小、肿瘤血供不同程度减少;肿瘤≤3 cm组的全部病例都完全消融,1年生存率91.7%,2年生存率83.5%;~5 cm组完全消融病例占76.1%,1年生存率85.7%,2年生存率57.1%;>5 cm组全部病例均为部分消融,1年生存率20%,无1病例存活2年。结论:射频消融是一种疗效可靠、安全性较高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方法,尤其对肿瘤≤3 cm的原发性肝癌更为有效。
2008年06期 No.118 506+5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张弘;刘剑华;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变化及病程与肾损害的关系。方法:原发性高血压628例将其分为3组:Ⅰ组高血压无肾损害205例,Ⅱ组高血压伴单纯性蛋白尿148例,Ⅲ组高血压伴肾功能不全275例。分别记录比较住院24 h内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及病程与肾损害的相关性。结果:患者脉压分别为Ⅰ组52.14±9.6 mmHg,Ⅱ组76.11±10.3 mmHg,Ⅲ组97.12±18.5 mmHg,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程分别为Ⅰ组9.44±5.3年,Ⅱ组15.22±7.2年,Ⅲ组26.66±10.6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脉压增大及病程延长是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的重要原因,经治疗早期肾损害大部分可恢复。
2008年06期 No.118 507-5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 李东海;
目的:观察消栓口服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4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消栓口服液。两组疗程均为7 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37例(97.37%),明显优于对照组30例(78.95%)(P<0.05)。观察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P<0.01);动脉收缩峰速度均显著改善(P<0.01)。结论:消栓口服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显著。
2008年06期 No.118 509+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 秦淑君;
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全方位为患者服务是新型医疗模式的核心,也是卫生部"医院管理年"活动的主题。门诊护士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服务,作为门诊护士要充分认识当前的医疗形势和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切实转变观念,培养良好的医德和敬业精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关爱患者,从细微入手多为患者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我们通过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从生理到心理给予患者温馨、舒适、周到的人性化服务,使门诊服务内涵得到充实,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不断提升。
2008年06期 No.118 510-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 耿淑平;茅正义;
目的:研究青春期功血的治疗。方法:对青春期功血150例运用中西结合方法与单纯采用西医方法进行对比研究,患者均由妇科明确诊断后随机分成两组。结果:中西医结合总有效率96.67%,单纯西医方法总有效率86.67%,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比西医方法治疗青春期功血有明显优势。
2008年06期 No.118 512+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 陆静贤;顾红梅;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的MR特征及MR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肝细胞癌患者的MR资料,MR扫描包括横轴位T1WI、脂肪抑制T2WI平扫,横轴位三维动态增强T1WI以及脂肪抑制轴位及冠状位T1WI延迟扫描。结果:所有肝细胞癌T2WI均呈稍高或高信号,T1WI呈等、高或低信号;13例在T1WI上见假包膜,2例在T2WI上见假包膜,均呈低信号;增强扫描49例病灶动脉期明显强化,3例动脉期无明显强化,但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均呈不均匀低信号,35例见假包膜强化。43例合并肝硬化结节MR表现为T1WI等或稍高信号,T2WI等低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无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在强化的肝实质对比下显示为低信号结节。结论:MR对肝细胞癌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
2008年06期 No.118 513-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李昌炎;冒志明;殷东明;沙夕林;
目的:探索用新术式治疗中、上段食管癌的可行性。方法:肿瘤距贲门齿状线近口端5.0 cm以上的病例,手术中保留贲门胃小弯延长原食管床,行食管与食管端端机械分层手工吻合。结果:1次吻合成功70例,隐性糖尿病1例术后3天发生吻合口瘘。经1~4年随访,吻合口狭窄4例,行吻合口扩张治愈2例,扩张效果不佳予食管支架治疗2例。结论:延长胃小弯、保留贲门、食管床内吻合的术式,明显提高食管癌患者手术后的生存质量。
2008年06期 No.118 515-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 姚烈辉;蒋毅远;
目的:应用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拇指远节软组织缺损。方法:对15例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并伴骨外露者,采用以拇指尺背侧动脉为蒂的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该皮瓣的设计以拇指尺背侧动脉体表投影线为轴心线,距甲皱襞2.3 cm处为旋转点,皮瓣面积可达3.0 cm×2.5 cm。结果:术后15例皮瓣成活良好,3例皮瓣远端肿胀,经蒂部拆线减张后缓解。术后随访2~6个月,拇指外形满意,指腹2点分辨觉为5~10 mm。掌指关节屈曲0°~90°,指间关节屈曲0°~80°。结论:该术式的最佳适应证为拇指远端或背侧皮肤、甲床缺损骨外露。
2008年06期 No.118 516-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景仕银;陆松华;杨长刚;吴斌;
目的:探讨单侧肺减容术治疗肺气肿合并气胸的疗效。方法:重度肺气肿合并气胸11例患者行单侧肺减容术,手术采用国产直线缝合器(部分加用自体肺大疱组织作垫片)将靶区肺组织切除,切除肺组织占患侧肺组织体积20%~35%,部分病例缝合与肺大疱相连的支气管。结果:全组无住院死亡病例,无气胸复发,呼吸困难指数从Ⅲ、Ⅳ级转至Ⅰ、Ⅱ级,肺功能第1秒肺活量从0.84±0.32 L增加到1.06±0.34 L,残气量从4.12±0.45 L降到2.58±0.56 L,肺总量从7.71±0.91 L降到5.78±0.98 L,PaO_2 61.5±7.2 mmHg上升到70.3±6.5 mmHg、PaCO_2从46.6±4.3 mmHg降到41.8±4.1 mmHg(P均<0.05)。术后活动能力、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单侧肺减容术治疗重度肺气肿合并难治性气胸疗效确切。
2008年06期 No.118 517-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 毛晓霞;虞雁鸿;张玉蓉;张平;
目的:探讨额肌筋膜瓣悬吊术矫治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1年9月~2007年3月收治的27例(9例双眼)重度上睑下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单一重睑切口额肌瓣下拉式悬吊矫治重度上睑下垂并进行术后6~24个月随访。结果:本组27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1周矫正良好25例,基本矫正2例,所有患者术后早期均存在眼睑闭合不全,上睑上提功能良好,重睑线自然,对称,"兔眼"症轻微,效果满意。结论:此方法操作简单,效果持久稳定,是矫治重度上睑下垂的理想方法。
2008年06期 No.118 519-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 杨雪峰;宋杰;
目的:评价布托啡诺与芬太尼应用于妇科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择期妇科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B组:布托啡诺8.0 mg+氟哌利多5.0 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F组:芬太尼1.0 mg+氟哌利多5.0 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微泵连续输注给药,持续注药速度为2.0 ml/h。对两组病例的镇痛效果和所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两组术后各时段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F组。结论:布托啡诺较芬太尼更适用于妇科术后患者静脉镇痛。
2008年06期 No.118 520-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 薛峰;
目的:研究疏血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疗效和相关实验室检查改变。方法:72例VBI患者确诊后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综合治疗均给予西比灵、维生素E口服和维生素B_6 200 mg、脉安定40 ml、胞二磷胆碱500 mg加于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 ml中静脉滴注,qd,观察组除上述用药外,每日以疏血通10 ml加于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疗程为14天。观察项目包括起效时间、临床疗效、治疗前后TCD及血流变学变化和3个月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在起效时间、临床疗效、治疗前后TCD和血流变学变化及防止复发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VBI的综合治疗中,加用疏血通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2008年06期 No.118 521-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 陈龙;
目的:研究伊曲康唑对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21例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均于诊断后给予伊曲康唑200 mg静脉滴注,2次/天,连用2天后改为1次/天,应用2周后根据病情改为口服。结果:伊曲康唑治疗后有效率为76.2%,并有52.4%的患者在1周内即显效。结论:伊曲康唑是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的有效药物,不良反应少。
2008年06期 No.118 523-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张莉;
目的:探讨更为有效的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方法。方法:56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28例,予甲氨喋呤、米非司酮用;B组28例,予甲氨喋呤、米非司酮同时加中药口服,对观察2组血β-HCG降至正常所用时间、包块消失所用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A组血β-HCG降至正常、包块消失所用时间长于B组(P<0.01),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B组(P<0.01)。结论: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应用甲氨喋呤、米非司酮同时口服中药能明显缩短治愈所用时间,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2008年06期 No.118 524-5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张晓芳;
目的:对我院近1年多收治的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清除及临床转归的机制。方法:动态观察60例住院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HBV-DNA、HBV血清标志物的变化。结果:急性乙型肝炎在早期患者HBV广泛抑制,8例患者HBV得以清除,随着肝功能的恢复所有患者HBV DNA在较短时间内转阴,HBeAg与HBV DNA几乎同时阴转,肝功能恢复正常时有44例患者发生HBeAg的血清学转换,27例患者HBsAg转阴,6例发生HBsAg血清学转换。结论:在早期的急性乙型肝炎,绝大多数患者HBV DNA的清除通过非细胞毒性机制来发挥重要作用,而特异性细胞免疫对完全清除HBV DNA,防止感染的慢性化则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2008年06期 No.118 525-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 陆骞;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8月~2008年2月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资料,分析造影成功率,胆总管结石率,胆道解剖变异发生率。结果:术前B超或CT检查发现胆囊结石,而无明确胆总管结石证据的90例患者,88例造影成功,发现胆总管结石9例,胆道解剖变异5例。结论: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可以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道结石残留,避免胆总管的阴性探查,防止和及时发现胆道损伤,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2008年06期 No.118 527-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俞彩红;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提高麻醉效果的作用。方法:将下肢骨折6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进行护理干预以提高麻醉认知情况。结果:语言疼痛、表情疼痛评分为0分的例数:实验组分别为25例和22例;对照组分别为14例和1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麻醉的效果。
2008年06期 No.118 528-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张荣;孙大权;张永艳;
目的: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时血钙、血镁的变化。方法:对48例HIE患儿进行血钙、血镁的测定,并与正常新生儿进行对照。结果:中、重度组HIE患儿血钙、血镁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E患儿病情越重,血钙、血镁水平越低,提示血钙、血镁值可作为判定HIE程度的相对客观指标。
2008年06期 No.118 529-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张爱萍;王红美;
目的:探讨低灌注对围手术期脑分水岭梗死的影响,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围手术期低灌注并发脑分水岭梗死1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术前CWI 3例中治愈1例,好转2例;术后CWI 15例中治愈6例,好转4例,无改善3例,加重1例,死亡1例。结论:重视围手术期低灌注的防治,最大限度地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2008年06期 No.118 530-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 张建春;朱萍;翁锡定;
目的:观察天晴顺欣(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60例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在应用甘利欣、还原性谷胱苷肽基础上加用天晴顺欣治疗;对照组30例,应用甘利欣、还原性谷胱苷肽基础上加用苦黄注射液。结果:观察组显效19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5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天晴顺欣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满意。
2008年06期 No.118 531-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 徐睿;
目的:探讨腕骨隐匿性骨折CT检查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腕骨隐匿性骨折病例的X线片、CT资料,其中4例4周后复查。结果:全部病例X线检查均为阴性,CT检查全部阳性,典型表现为骨皮质掀起,骨小梁中断。结论:CT在诊断腕骨隐匿性骨折中有重要意义。
2008年06期 No.118 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周松林;
目的:探讨头孢拉定致儿童血尿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01年4月~2006年4月因静脉滴注头孢拉定造成过性血尿患儿3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用药量过大、滴注速度过快、浓度过高均可发生儿童药物性血尿。结论:临床应用头孢拉定要严格掌握适应证用用药原则。
2008年06期 No.118 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桑九高;
目的:总结青年肺癌的临床特点,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对64例≤40岁的青年肺癌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预后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例青年肺癌主要以呼吸道表现和声嘶、体表肿块、颈肩痛、头痛、肢体活动障碍等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病理类型:腺癌23例,鳞癌17例,小细胞未分化癌13例,支气管肺泡癌8例,腺鳞癌3例。临床分期:Ⅱ期4例,Ⅲ期24例,Ⅳ期36例。结论:青年肺癌初诊时常缺乏特征性表现部分病例以肺外症状为主,易误诊;生物学行为恶性程度高,进展快,病期晚。应提高对青年肺癌的认识,避免漏诊和误诊。
2008年06期 No.118 5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季乃泉;季勇;蒋季杰;
<正>随着药物的广泛应用,药物相关间质性肾炎已成为间质性肾炎中最常见的类型,确诊有赖于肾活检。在大量随机肾活检病例中,急性间质性肾炎(AIN)的发病率为1%~2%。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药物所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行肾活检,间质性肾炎约占16.8%。随着抗生素、止痛剂等的广泛应用,其发病率日益增加,临床上时有误诊或漏诊。本文分析AIN致ARF需使用激素和血液透析的18例患者临床特点。旨在提高对AIN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2008年06期 No.118 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施平;顾小秋;施雅兰;陆正荣;袁晓宇;
目的:探讨罂粟碱联合冬眠Ⅰ号治疗断肢再植的最佳注射方法,以减少患者注射部位皮肤损害,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断肢再植成活率。方法:断肢再植患者80例,观察组40例,罂粟碱联合冬眠Ⅰ号采取2针2管分开分次肌肉注射;对照组40例,采取1针2管肌2注射(即1个针眼推入2管药物),以观察注射部位损伤的程度,如硬结、紫斑、肿块、疼痛的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注射部位硬结、紫斑、肿块、疼痛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断肢再植术后使用罂粟碱联合冬眠Ⅰ号肌注最好采取2针2管分开分次肌肉注射,可以减少患者注射部位皮肤损害,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断肢再植成活率。
2008年06期 No.118 537-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周淑梅;
目的:总结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5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实施髋关节置换,做好术前准备,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35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疼痛消失,无1例发生假体脱出。结论:髋关节置换患者需要进行心理护理,注意观察患者病情、体位的摆放、做好康复训练及出院指导,以防并发症的发生、假体的脱出。
2008年06期 No.118 538-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顾菊红;
<正>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早期诊断宫外孕,为临床早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使患者损伤小、恢复快,是当前值得关注的问题。腹部超声因受肥胖、膀胱充盈及气体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在诊断早期宫外孕方面不如阴道超声清晰、准确。本人收集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为宫外孕患者100例,对其采用腹部和阴道2种超声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如下。
2008年06期 No.118 539-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 高勤;汪萍;
目的:观察干扰素(INF)对婴幼儿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婴幼儿HFMD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予干扰素肌注和阿昔洛韦、炎琥宁静脉滴注,观察临床有效率,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74.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经济实用,值得推广。
2008年06期 No.118 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秦龙;
目的:探讨应用转移因子口服液(TFO)治疗带状疱疹,从临床角度探讨其治疗作用。方法:治疗组加用TFO,10 ml/d,连续2周。对照组不用TFO,其它综合治疗措施两组相同。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67%,对照组67.6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FO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突出,有抗病毒及调节免疫的功能,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2008年06期 No.118 542-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 朱晓峰;
<正>手术患者术前行肠道准备,以往以番泻叶、硫酸镁作为泻剂或行灌肠。因用药所需时间长及需进行饮食限制等缺点,近年来采用甘露醇行术前肠道准备替代泻剂或灌肠,效果较好。甘露醇静脉应用不良反应报道多见,但肠道应用后发生不良反应少见。我院近年发生2例术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均与甘露醇应用于肠道准备有关。
2008年06期 No.118 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朱小凤;
目的:观察托拉塞米治疗伴有利尿剂抵抗的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对27例呋塞米静脉泵入治疗后心功能Ⅳ级(NYHA分级)患者给予托拉塞米治疗,评价治疗前后的心肾功能、血压、心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托拉塞米治疗72 h后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呼吸困难明显好转,全身水肿显著消退,尿量比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体重、心率、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显著降低(P<0.01),血钾和血钠离子浓度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托拉塞米治疗可显著改善利尿剂抵抗和心力衰竭症状。
2008年06期 No.118 544-5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陈志云;季秀珍;王淼舟;谭清和;何松;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行肿瘤Bard自动活检枪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对肿瘤和可疑肿瘤患者97例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行Bard自动活检枪穿刺活检。结果:Bard自动活检枪穿刺活检97例中怀疑转移癌37例除1例未找到癌细胞外,其余均与原肿瘤病理类型一致;14例炎性病灶;新发现肿瘤患者46例,活检后除1例未取到肿瘤组织外,确诊为恶性肿瘤36例,良性肿瘤9例。97例患者穿刺成功率为97.93%,28例恶性肿瘤手术病理符合率96.43%。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Bard自动穿刺枪穿刺活检是获得肿瘤病理诊断可靠、微创、安全的方法。
2008年06期 No.118 545-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王英;申俊龙;
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世纪。明确的业务核心、卓越的执行力和优秀的领导能力是成功的企业和管理者所具备的3个基本特征。如何让医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是大家共同关心的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了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后提出了:在提升医药企业执行力的基础上增强其核心竞争力的观点。
2008年06期 No.118 548-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 符洁;李璐瑶;陈新星;张显敏;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盆腔积液的超声分型、声像图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彩超对331例经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检测出盆腔积液患者32例,分析其超声表现和特点,然后依据声像图特征进行分型。结果:超声诊断盆腔积液患者32例,其声像图表现虽然复杂多变,但大致可分为4种类型,分别是清亮型、浑浊型、不均质型、异物型,且不同类型的声像图表现可为临床提供重要的指导性治疗信息。结论:盆腔积液的超声诊断及分型是一种简便、适用、易行的方法,能提高不同类型盆腔积液的诊断准确性,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2008年06期 No.118 550-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