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优;俞士尤;周俊东;陶敏;
目的:探讨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在抑制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分子机制,为DHA新型抗癌药物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首先,建立人结肠癌裸鼠动物模型,观察DHA对裸鼠结肠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其次,应用半定量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 2,COX2)、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VEGF-A)、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COMP)、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固醇携带蛋白2(sterol carrier protein 2,SCP2)、多配体蛋白聚糖3(syndecan 3,SDC3)等多个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最后,通过细胞水平实验对动物体内基因表达实验结果进行验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HA组裸鼠结肠癌移植瘤瘤块体积明显降低,证明DHA可以抑制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不管是在体内动物水平还是在体外细胞水平,DHA均可导致COX2、HIF-1α、VEGF-A、COMP、MMP-1、MMP-9、SCP2、SDC3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DHA的抗癌作用涉及多方面、多层次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2014年02期 v.34;No.150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 强勇;陈钟;唐伟东;常仁安;朱李瑢;许忠玲;
目的:探讨保留脾血管的完全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治疗胰体尾肿瘤的应用体会。方法:2013年6月我院行保留脾血管的完全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治疗胰体尾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结合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手术在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手术时间150 min,术中出血120 mL。无胰瘘发生,术后5 d出院,随访至今未见肿瘤复发。结论:保留脾血管的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对选择性患者是安全可行的。它对术后快速康复、改善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作为胰体尾良性和交界性肿瘤的首选术式。
2014年02期 v.34;No.150 85-88+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7K] - 杨件新;施超;施海辉;
目的 :探讨联合靶向Ras和mTOR信号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检测不同浓度Ras抑制剂(farnesylthiosalicylic acid,FTS)和(或)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进一步研究两种药物联合对Balb/c小鼠肝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FTS联合雷帕霉素更能抑制HepG2细胞增殖、抑制小鼠肝癌移植瘤的生长,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结论:Ras和mTOR信号在HCC治疗中具有联合靶向价值。
2014年02期 v.34;No.150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 王宇峰;顾红梅;张曙;刘益飞;吴献华;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分析23例病理确诊为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的CT图像,并对其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组织学特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3例患者中女22例,男1例,平均年龄57.30岁。病灶边缘光滑11例;3例表现为磨玻璃结节,19例表现为实性结节,其中5例见钙化,10例密度均匀,4例密度明显不均匀。21例行增强扫描,8例见贴边血管征,其中15例测CT值,平扫平均CT值(42.20±9.18)Hu,动脉期平均净强化值(19.00±13.06)Hu,静脉期平均净强化值(37.00±19.46)Hu;7例表现为均匀强化,8例强化不均,动脉期高强化区平均净强化值(30.75±17.88)Hu,低强化区平均净强化值(9.25±9.50)Hu;静脉期高强化区平均净强化值(54.13±25.39)Hu,低强化区平均净强化值(25.50±17.40)Hu;6例高强化区分布于结节或肿块周边。磨玻璃结节镜下见肺泡上皮增生,呈乳头状排列;周边高强化区对应于乳头区或血管瘤样区。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好发于中年女性,边缘光滑,增强扫描周边高强化区及贴边血管征具相对特征性,有助术前诊断。
2014年02期 v.34;No.150 92-9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5K] - 朱云华;王晓东;李玉前;李宏斌;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自体腘绳肌腱单束等长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提高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22例,取自体半腱肌腱及股薄肌腱,在关节镜下使用Endobuttom钢板及可吸收挤压螺钉重建固定前交叉韧带和随访观察。结果:22例均获得随访6~18个月。膝关节功能良好,lysholm评分:术前(48.03±4.80)分,术后(91.23±4.05)分,术后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5)。结论:关节镜下应用自体腘绳肌腱单束等长重建前交叉韧带,微创、并发症少、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2014年02期 v.34;No.150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 芮丹;姚宁;吴燕平;严飞;刘玮珏;
目的:研究两种窝沟封闭术预防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儿童牙病科门诊就诊的160例6~8岁儿童,采用自身双侧对照,分别以窝沟釉质成形封闭术(enameloplasty sealant technique,EST)和普通窝沟封闭术(conyentional sealant technique,CST)封闭下颌第一恒磨牙320颗,观察两种窝沟封闭术的保留率和龋病发生率。结果:随访3年后,实验组窝沟封闭剂的保留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EST较CST有明显提高窝沟封闭效果,且龋病发生率明显降低。
2014年02期 v.34;No.150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 华青;陈强;计文明;黎曼;
目的 :观察碳酸镧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高磷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16例存在顽固性高磷血症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每日3餐餐中予嚼服碳酸镧咀嚼片500 mg,4周后对血磷水平进行分析评估,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患者口服碳酸镧4周后血磷水平明显下降,血清磷水平由服药前(2.99±0.26)mmol/L降为(1.94±0.28)mmol/L(P<0.05),而血清钙、甲状旁腺激素等指标在治疗前后并无明显变化(P>0.05)。在服用碳酸镧过程中,2例患者出现轻微的胃部不适感,但无1例患者因严重的不良反应中断治疗。结论:碳酸镧能够安全和有效地降低MHD患者的血磷水平。
2014年02期 v.34;No.150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 邵志莉;吴尤佳;徐美玉;
目的:探讨母乳唾液酸(sialic acid,SA)与足月婴儿早期智能发育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调查了100组母亲及其婴儿,生后3个月采用0~3岁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Children’s Development Center of China,CDCC)评价智能,得出智力发育指数(mental development index,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sychomotive development index,PDI)。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 d、42 d、3月的母乳和42 d、3月的婴儿随机尿SA水平。分析母乳SA与婴儿智能发育的关系。结果:80组对象数据完整,生后3 d、42 d、3月的母乳SA水平随时间逐渐下降(P<0.01);42 d与3月婴儿随机尿S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 d时婴儿尿SA与母乳SA正相关(r=0.803,P<0.01),而在3月时无相关性。3 d、42 d、3月的母乳SA与MD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08、0.408、0.594,P<0.01;与PD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61、0.455、0.471,P<0.01。婴儿按MDI与PDI分值分成高、中、低3组,比较3组间的三阶段母乳SA水平,发现智能高组母乳SA高,智能低组母乳SA低(P<0.05)。结论:母乳尤其是初乳SA水平与婴儿早期智能发育密切相关,提高乳母SA摄入量有益于婴儿早期智能发育。
2014年02期 v.34;No.150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 周敏;陆仁飞;杨旻;
目的 :建立检测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的磁分离酶联免疫法(magnetic affinity immunoassay,MAIA)。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P)分别标记识别不同表位的两种抗SCC-Ag单克隆抗体(mAb)T17和H390,以耦联羊抗FITCmAb包被的免疫磁珠作为固相载体,APS-5作为显色底物,建立检测SCC-Ag的磁分离酶联免疫法。结果:成功实现了用磁分离酶联免疫法对SCC-Ag的定量检测,其检测灵敏度为0.22μg/mL,线性范围0~50μg/mL,批内CV 7%~8%,批间CV 6%~9%。添加回收率为97%。与雅培AxSYM微粒子化学发光检测结果对比,相关系数为0.973。结论:磁分离酶联免疫法的检测结果接近进口同类试剂的检测结果,为开发一种高质量的SSC-Ag测定试剂盒提供实验数据。
2014年02期 v.34;No.150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 吴斌;潘闽;
目的:探讨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患者左房容积指数(left atrium volume index,LAVI)与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itide,NT-proBNP)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5例DHF患者,按NYHA分级分为NYHAⅠ组、Ⅱ组、Ⅲ组、Ⅳ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每组LAVI值及血浆NT-proBNP水平,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1)LAVI的比较:DHF组患者LAVI值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升高。DHF组各组之间比较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NT-proBNP的比较:DHF组患者NT-proBNP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升高。DHF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相关性分析表明,DHF患者LAVI值与lgNT-proBNP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之间正相关(r=0.763,P<0.05)。结论:DHF患者的LAVI水平与NT-proBNP浓度随着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而增加,它们是评价DHF患者舒张功能的较敏感指标,二者有较好的相关性。
2014年02期 v.34;No.150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 陈秋萍;张永华;秦毅彬;黄赛赛;周伟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治疗全麻术后寒战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 :ASAⅠ~Ⅱ级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后在恢复室出现4级寒战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20例):静注右美托咪定A组0.25μg/kg、B组0.5μg/kg、C组1μg/kg,3组患者均于10 min内输完。观察各组患者的寒战转归情况;各组患者用药前后心率、血压的变化;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口干、呼吸抑制(呼吸<10 min-1或血氧饱和度<90%)、心动过缓(心率<50 min-1)。结果:A组治疗4级寒战显效率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各组患者寒战发生后血压、心率均不同程度增高,各组用药后血压、心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治疗全麻术后寒战是安全可靠的。
2014年02期 v.34;No.150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 刘沙沙;达展云;
足细胞,即肾小球脏层细胞,其足突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肾小球基底膜构成了肾小球的滤过屏障,足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细胞,损伤后不易再生。足细胞表面表达多种蛋白,其中Podocalyxin(PCX)是足细胞主要的特异蛋白,是肾小球主要带负电荷的蛋白分子,组成肾小球基底膜的电荷屏障,PCX蛋白在足细胞的成熟过程中固定于肾小球足细胞顶端,当肾脏损伤时,足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如足突的消失、融合、收缩等,胞体的减少、假囊肿的形成,直至与肾小球基底膜剥离,脱落至肾小囊中随尿液排出。本文主要探讨PCX在各种肾病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2014年02期 v.34;No.150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 石明明;龚红蕾;施晓民;邵志莉;蒋晓天;
在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发病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发挥重要的作用,它可使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并跨膜迁移定向聚集于黏膜上皮参与气道炎症反应,毛细支气管炎时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VCAM-1)明显升高,sVCAM-1为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发病的重要指标,应用黏附分子的拮抗剂来指导临床治疗,可改善病情,提高婴儿生存率,为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2014年02期 v.34;No.150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 崔琪;谢阳桂;
<正>宫腔病变主要包括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及内膜增生过长等,常引起子宫异常出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常规超声检查,但由于宫腔处于闭合状态,不同病变在常规超声图像上往往呈类似的声像图特征,较难鉴别及确诊。自1988年文献[1]报道超声引导下介入诊治在妇产科应用后,20余年来此类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妇产科领域,其特点是微创达到诊断的目的。本文就几种介入性超声技术在宫腔病变运用的技术特点及诊断方法、临床价值和应用及临床的合理选择几方面综述如下。
2014年02期 v.34;No.150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 吴月平;孙艺艳;罗文明;罗茜;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谱及抗肝抗原抗体谱IgG在不同肝病患者血清中存在的状况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欧蒙斑点法检测1 190人次肝病患者血清中此两种自身抗体谱,选择阳性者结合生化酶学指标、免疫球蛋白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与临床诊疗的相关性。结果:277人次(181例)患者血清ANA谱及抗肝抗原抗体谱IgG单项或两项阳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抗线粒体抗体M2型(anti-mitochondrion antibody-M2,AMA-M2)阳性率96.0%(48/50)、AMA-M2和ANA同时阳性比例46.0%(23/50)显著高于其他肝病组(P<0.01);AMA-M2阳性高滴度比例PBC组显著高于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慢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CH)、非病毒性肝炎组(P<0.01);ANA阳性高滴度比例AIH组显著高于CH、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非病毒性肝炎组(P<0.01或P<0.05);AIH、CH、LC、非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检出可溶性肝抗原-胰抗原(anti-soluble liver antigen/liver-pancreas,SLA/LP)、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iver-kidney microsomes,LKm-1),而PBC组中未检出。AMA-M2和ANA同时阳性与单独AMA-M2阳性的PBC患者间生化酶学、免疫球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肝病患者血清中存在比例、滴度不同的ANA谱及抗肝抗原抗体谱IgG;AMA-M2检测可作为无创的PBC诊断指标,滴度高低、是否合并ANA阳性与病情严重程度不相关。
2014年02期 v.34;No.150 126-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 张小华;李双双;屈春燕;
目的:探讨新生儿真菌性败血症的特点,为真菌性败血症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南通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真菌性败血症的临床资料、危险因素、病原菌等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新生儿真菌性败血症11例,占同期住院新生儿的0.33%(11/3 307),占新生儿败血症的12.64%(11/87),均为医院获得性感染,占同期医院获得性感染总数的6.18%(11/178)。病原菌主要为念珠菌包括白色念珠菌、平滑念珠菌和其他念珠菌。早产、低出生体质量、长疗程广谱抗生素使用、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机械通气为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使用氟康唑治疗后均好转或治愈。结论:新生儿真菌性败血症的高危因素有早期早产儿、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中心静脉置管、机械通气、长期静脉营养等,应注意真菌性败血症的预防,及时诊治。
2014年02期 v.34;No.150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 任雪霞;曹建新;朱国燕;王玉兰;
目的:研究重归因-认知-药物整体模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临床疗效。方法:251例FD患者分入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125例,为单一抗抑郁药物治疗组。口服帕罗西汀,不做心理治疗。研究组126例,采用重归因-认知-药物整体模式治疗。会谈6次,同时予帕罗西汀口服。结果:(1)治疗有效:4周末对照组57例,研究组97例;12周末对照组73例,研究组1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自行中断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4周末26例,12周末30例;研究组4周末7例,12周末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归因-认知-药物整体模式治疗FD效果明显,明显优于单一抗抑郁药物治疗,其机制可能与重归因-认知-药物整体模式使患者认识到FD是心身疾病,建立了理性的思维方式,提高了患者对抗抑郁药物的依从性,达到足疗程。
2014年02期 v.34;No.150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 海霞;李瑛;翟凤琴;
目的:调查我院骨科围手术期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了解骨科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方法:抽查我院2010年6—8月、2011年7—9月、2012年4—6月骨科810份住院患者手术病历,对围手术期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我院骨科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的合理性逐年上升,从2010年33.3%上升到2012年的97.5%,但还存在无适应证用药和老年人用药量较大等不合理现象。结论:我院骨科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逐渐趋于合理,医院管理措施得当,对不合理现象还需加强用药指导。
2014年02期 v.34;No.150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 王晓东;李玉前;李宏斌;张建华;朱云华;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单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例,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对比观察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按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术后1周、3个月、6个月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3个月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8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85.71%。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具有微创、疗效好、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2014年02期 v.34;No.150 13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7K] - 祖卫兵;姜卫星;朱峰;
目的:比较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和开腹手术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06年1月—2008年12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86例,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而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5年无瘤生存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3年无瘤生存率为65.12%,5年无瘤生存率为53.49%,术后出现并发症8例(18.6%);对照组患者3年无瘤生存率60%,5年无瘤生存率48.84%,术后出现并发症10例(23.26%),两组患者在无瘤生存率及术后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不论是选择腹腔镜还是开腹手术远期疗效及安全性相当,因此两种手术方案均有可行性。
2014年02期 v.34;No.150 140-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 庄朝华;
目的:评价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对腹部手术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腹部手术60例,随机分为A、B、C 3组。A组于切皮前30 min静注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B组于术毕缝皮时静注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C组切皮前30 min静注等量生理盐水。3组患者术后均行静脉自控镇痛,分别在术后4 h(T1)、8 h(T2)、16 h(T3)、24 h(T4)、48 h(T5)进行疼痛评分,记录术毕~术后4 h、术后4~12 h、术后12~24 h PCIA泵按压的次数,并观察患者头晕、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VAS评分,T1~T3时,A组显著低于B、C组,T1~T2时B组显著低于C组(P<0.05);术毕~术后4 h、术后4~12 h、术后12~24 h PCIA按压次数A、B组均显著低于C组(P<0.05);术毕~术后4 h、术后4~12 h A组PCIA泵按压次数显著少于B组(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应用于腹部手术,可明显提高PCIA的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2014年02期 v.34;No.150 142-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 丁祥珠;陈瑜;钱勇;丁卫东;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注射液腔内注射,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48例恶性肿瘤合并中等量以上浆膜腔积液,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入组病例均经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待积液引流基本消失后腔内注药。观察组注入香菇多糖4~5 mg;对照组注入顺铂40.0 mg/m2。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10例,总有效率为75%;对照组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8例,总有效率为45.8%,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观察组的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均低于对照组,但有3例患者出现发热,对症治疗后能缓解。结论:腔内注射香菇多糖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疗效确切,耐受性好。
2014年02期 v.34;No.150 14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 丁琦;曹双林;陈晓栋;傅琳玲;符梅;
目的:观察胶原贴敷料联合地塞米松新霉素霜治疗季节性接触性皮炎的效果。方法:季节性接触性皮炎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1例)和对照组(99例)。两组均口服盐酸西替利嗪分散片10 mg 1次/d+外用地塞米松新霉素霜,2次/d,连用2周;观察组同时应用胶原贴敷料1次/d,连用2周。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4.06%,对照组为80.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原贴敷料辅助治疗季节性接触性皮炎效果明确,值得临床应用。
2014年02期 v.34;No.150 146-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 陆跃;周振宇;陶然;徐华;王友华;曹毅;刘璠;
目的:探讨桡骨头假体置换对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疗效分析。方法:自2005年3月—2012年3月我科采用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7例。桡骨小头骨折按Mason分型均为Ⅲ型,冠状突骨折按ReganMorrey分型,Ⅰ型4例,Ⅱ型3例。手术方法:内固定冠状突骨折,桡骨头假体置换,修复侧副韧带。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8个月,术后6个月按Mayo肘关节评分标准,优3例,良3例,一般1例。结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易造成肘关节严重的功能障碍,对于桡骨头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桡骨头假体置换,术后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2014年02期 v.34;No.150 147-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 郭华;夏国庆;
目的:观察杞明胶囊作为辅助治疗方法对儿童远视性弱视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符合要求的受试对象按轻度(矫正视力为0.6~0.8)、中度(矫正视力为0.2~0.5)、重度弱视(矫正视力≤0.1)分为3组,每组30例,并按就诊先后顺序编号,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试验组(B组)。两组患者均散瞳、验光配镜,并采用远视性弱视传统治疗。B组除以上治疗外自治疗之日起,口服杞明胶囊,2粒/次,3次/d。30 d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自治疗之日起,每3个月、半年、1年复诊1次,重新散瞳验光,对眼镜度数作相应的调整,观察3年。结果:中、重度远视性弱视患者中,A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65%;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88%,B组疗效优于A组(P<0.05)。2个疗程结束后,B组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提示B组的起效时间早于A组,可以缩短儿童远视性弱视的治疗时间。结论:杞明胶囊作为辅助治疗方法可以提高中、重度儿童远视性弱视患者的治愈率,且可缩短其治疗时间。
2014年02期 v.34;No.150 149-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