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论著

  • 多疣壁虎SOCS3A对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影响

    张薛杰;王文娟;宋添铖;杜楠;王勇军;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负调控蛋白3A(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3A,SOCS3A)在多疣壁虎脊髓中的细胞定位及过表达SOCS3A对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壁虎断尾脊髓中SOCS3A的细胞定位;构建SOCS3A腺病毒,分别在SH-SY5Y神经元细胞株和GSN1壁虎星形胶质细胞株中转染SOCS3A过表达腺病毒,观察对神经元轴突生长及JAK-STAT3的信号通路的影响,对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结果: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SOCS3A与多疣壁虎脊髓中的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有共定位。过表达SOCS3A对神经元轴突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对JAK-STAT3的信号通路无显著影响;过表达SOCS3A可抑制星型胶质细胞的迁移,但对细胞增殖没有明显影响。结论:在多疣壁虎断尾脊髓再生过程中,SOCS3A与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功能相关,不参与JAK-STAT3信号通路发挥调节作用。

    2017年04期 v.37;No.170 293-296+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3K]
  • 脂多糖诱导大鼠肝细胞PARP-1依赖性细胞死亡的初步研究

    刘晓珍;王宇;王涛;费成平;刘夷嫦;刘国庆;韩新华;谷振勇;

    目的:观察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大鼠肝细胞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oly(ADP-ribose)polymerase-1,PARP-1]依赖性细胞死亡的影响。方法 :大鼠肝细胞株BRL细胞常规培养,用0.1~10 mg/L LPS处理大鼠肝细胞12 h或24 h,部分实验中大鼠肝细胞LPS处理前1 h先用PARP-1抑制剂PJ-34或3-氨基苯甲酰胺(3-aminobenzamide,3-AB)预处理。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蛋白表达。结果 :与溶剂对照组比较,LPS能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引起大鼠肝细胞PARP-1蛋白表达上调和PARP-1活性产物多聚二磷酸核糖[poly-(ADP-ribose),PAR]修饰蛋白数量增多,大鼠肝细胞活力降低以及反映细胞凋亡的PARP-1裂解片段增多,3-AB或PJ-34部分翻转LPS诱导的大鼠肝细胞的活力降低。结论:LPS能诱导大鼠肝细胞PARP-1依赖性细胞死亡。

    2017年04期 v.37;No.170 296-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 抑制内质网相关降解途径引起大鼠肝细胞内质网应激和自噬增强

    王宇;刘晓珍;刘夷嫦;王涛;陆建锋;张庆婕;李雪豪;韩新华;谷振勇;

    目的:探讨内质网相关降解途径(endoplasmic reticulum-associated degradation,ERAD)抑制对静息大鼠肝细胞自噬变化和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的影响。方法:培养的大鼠肝细胞株BRL用ERAD抑制剂EeyarestatinⅠ(EerⅠ)或b-AP15处理细胞12 h,用等体积的溶剂PBS作对照。用蛋白印迹技术检测ERS及其下游信号系统非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细胞凋亡及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用CCK-8方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erⅠ或b-AP15能剂量依赖性引起大鼠肝细胞自噬标志性蛋白beclin1、LC3-Ⅱ表达显著上调和LC3-Ⅱ/Ⅰ明显增高,ERS标志性蛋白GRP78、caspase-12和CHOP表达明显上调以及UPR相关蛋白p-IRE1α和XBP-1S表达上调,细胞凋亡激活型caspase-3及其底物PARP-1裂解片段89 ku表达明显增加及细胞活力明显降低。结论:抑制ERAD通路可引起静息的大鼠肝细胞ERS和自噬增强。

    2017年04期 v.37;No.170 300-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 shRNA和siRNA敲降NET-1对A431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的比较

    陈芳;陈婷婷;高小姣;陈莉;

    目的:比较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 RNA)和小发夹RNA(small hairpin RNA,sh RNA)敲降皮肤鳞癌细胞株(A431)中NET-1基因的表达,及其对癌细胞增殖、浸润的影响。方法:分别构建针对人NET-1基因的si RNA NET-1真核表达载体(p U6H1-GFP-si RNA NET-1,si RNA NET-1)和sh RNA真核细胞表达质粒(psilencer4.1-sh RNA NET-1,sh RNA NET-1),同时构建相应载体的随机序列(target-off)的对照质粒(sh RNA target-off和si RNA targetoff)。体外瞬时转染A431细胞,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 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癌细胞内NET-1 m RNA和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在镜下观察NET-1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3-(4,5)-dimethylthiahiazo(-z-y1)-3,5-di-phenytetrazoliumromide,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划痕试验和Transwell试验分别检测A43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比较si RNA和sh RNA对NET-1基因的抑制效果。结果:测序证实编码NET-1序列的si RNA和sh RNA已经分别插入载体p U6H1-GFP和psilencer4.1的启动子之间,测序结果符合设计要求。转染si RNA NET-1和sh RNA NET-1后,均能显著下调A431细胞NET-1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抑制A43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浸润,与对照组(target-of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5)。在细胞生长曲线分析中显示转染sh RNA NET-1组在72 h后抑制细胞增殖的效果强于si RNA NET-1组。结论:NET-1基因的功能与A431细胞增殖、迁移、浸润有关。靶向NET-1的si RNA和sh RNA真核表达载体均能特异、有效地下调NET-1基因的功能。sh RNA介导的RNAi作用能更长期、稳定的抑制目的基因的表达,更适合于对目的基因功能进行长期研究。

    2017年04期 v.37;No.170 305-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 TBK1的O-GlcNAc修饰促进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炎性介质的释放

    单延凤;郭莹莹;陶涛;刘霞;

    目的:研究TANK结合激酶1(TANK-binding kinase 1,TBK1)O-连接的N乙酰葡萄糖胺(O-Glc NAc)修饰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性介质释放的影响。方法:选取小鼠小胶质细胞株BV-2,利用免疫沉淀方法检测TBK1的O-Glc NAc修饰状况;构建野生型TBK1和丝氨酸266号糖基化位点突变的TBK1即S266A质粒。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BV-2细胞中炎症因子的分泌。结果:LPS诱导BV-2中TBK1的蛋白表达。TBK1存在O-Glc NAc修饰。过表达野生型TBK1能增加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中炎性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的释放;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抑制剂PUGNAc能增强TBK1的该效应。而过表达S266A能抑制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性介质的释放。结论:TBK1通过丝氨酸266号位的O-Glc NAc修饰增强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性介质的释放。

    2017年04期 v.37;No.170 31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 四种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甲状旁腺激素、FGF23、钙磷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张俊;王倩;黄新忠;

    目的:比较四种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的尿毒症患者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 PTH)、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 23,FGF23)、钙磷代谢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9例,随机分为4组: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组、HD+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组、HD+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组、HD+HP+HDF组,对4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血清i PTH、FGF23、钙、磷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分别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4组患者治疗前上述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HD组相比,治疗3个月后HD+HP、HD+HDF、HD+HP+HDF组i PTH、FGF23、血磷及IL-6、hs-CRP、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均P<0.05),且HD+HP+HDF组较HD+HP及HD+HDF组下降的更明显(P<0.05)。结论 :HD联合HP及HDF可能通过清除i PTH及FGF23,降低血磷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改善尿毒症患者的肾性骨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年04期 v.37;No.170 315-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 化疗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仅接受化疗的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纪易斐;江枫;刘肇修;倪温慨;管程齐;肖明兵;陆翠华;倪润洲;

    目的:探讨化疗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对接受化疗的胰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化疗的158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选取特异度和灵敏度最大的NLR为截点,将患者分为高、低NLR两组;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1年生存率。结果:根据ROC曲线,选取3.27为截点。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NM分期、化疗前CA199水平、化疗前NLR均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化疗前CA199水平、化疗前NLR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低NLR组、高NLR组患者化疗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25.3%、1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化疗的胰腺癌患者,化疗前高NLR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

    2017年04期 v.37;No.170 318-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 痰液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快速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周丽珍;耿先龙;赵琪;

    目的:评估免疫磁珠富集联合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multipl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PCR)技术检测痰液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快速检测及其临床应用。方法:利用免疫磁珠特异性富集金黄色葡萄球菌,联合MPCR技术直接检测痰液标本中MRSA,并以常规细菌培养+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法为标准,评价免疫富集联合MPCR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共在神经外科痰液标本中检出MRSA 21株,总检测率为10.5%,实验耗时48~72 h,检测费用约120元;免疫磁珠富集联合MPCR法共在痰液标本中检出MRSA 24株,检出率12.0%,敏感性100.0%,特异性98.3%,检测耗时降至4~6 h。结论:免疫磁珠联合MPCR法可以直接检测神经外科患者痰液标本中的MRSA,具有敏感、特异、快速等优点,有助于院内MRSA感染的诊断与防控。

    2017年04期 v.37;No.170 32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 NDC80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曹亚丽;居林玲;邵建国;

    目的:探讨核分裂周期蛋白80(nuclear division cycle 80,NDC80)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的方法分析肝细胞肝癌和对应的癌旁组织中NDC80的表达情况;将肝癌细胞株Hep3B转染慢病毒沉默NDC80基因的表达,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证实。克隆形成实验用来评估NDC80基因沉默对Hep3B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肝癌组织中NDC80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功能研究表明NDC80的沉默显著减少了Hep3B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结论:NDC80的高表达可能在促进肝细胞肝癌的发展方面发挥作用。

    2017年04期 v.37;No.170 325-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 隐形矫治在治疗伴有牙列不齐牙周病患者中的应用

    陈双喜;袁晓宇;顾永佳;高美琴;

    目的:评价和分析隐形矫治在伴有牙列不齐牙周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需要进行矫治的20例牙周炎患者,均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所有患者均在矫治前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待牙周组织稳定后再行正畸治疗。在牙周治疗后矫治前及矫治后拍摄X线片和口内外数码照片以评估牙周组织健康情况。结果:应用隐形矫治的牙周炎患者,牙周炎病变呈静止期,病变稳定。结论:利用隐形矫治治疗有错牙合畸形的牙周病患者,在矫治过程中,更有利于患者口腔卫生的保持,且随着牙列的排齐、咬牙合关系的调整,在矫治治疗后,能维持牙周组织长期稳定,防止病变复发。

    2017年04期 v.37;No.170 328-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 ARIMA模型在盐城市肺结核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杨长庆;嵇冬静;李峰;徐士林;

    目的:探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模型在盐城肺结核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方法:利用盐城市2011年1月—2016年12月的肺结核月发病率建立乘积季节ARIMA模型,并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盐城市肺结核预测模型为ARIMA(1,1,0)(2,1,0)12,该模型的参数估计具有统计学意义,拟合优度检验统计量最小标准化贝叶斯信息准则(Normalized BIC)=-0.144,残差序列检验统计量Ljung-Box=0.247(P>0.05),残差为白噪声,模型能够拟合出肺结核的发病趋势。结论:ARIMA模型可以应用于盐城市肺结核发病趋势的预测,对肺结核的预防控制有积极的意义。

    2017年04期 v.37;No.170 331-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 高血压病引起鼻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李晓平;缪建林;胡兵;王海燕;严锐;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引起鼻出血的影响因素,便于临床早期干预,减少鼻出血的发生。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被纳入高血压病社区管理并出现过1次以上鼻出血的患者52例为研究组,并随机抽取同期被纳入高血压病社区管理未出现过鼻出血的患者52例为对照组。从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3个方面回顾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临床检测指标,分析高血压病患者发生鼻出血的相关因素。结果:病史:两组患者病程、高血压分级、血液系统疾病、肝肾疾病、使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的性别、年龄、过敏性鼻炎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体格检查:两组患者的收缩压、鼻中隔偏曲、吴氏静脉丛血管扩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舒张压、体质量指数、心率、鼻黏膜干燥、下鼻甲肿胀、黎氏动脉丛血管扩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室检查:两组患者的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病程长短、高血压分级、血液系统疾病、肝肾疾病、使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鼻中隔偏曲、吴氏静脉丛血管扩张及收缩压、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为高血压病引起鼻出血的危险因素。早期对这些因素进行干预,对于减少高血压病患者发生鼻出血有重要意义。

    2017年04期 v.37;No.170 334-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南通地区妊娠早期亚临床甲减相关指标分析

    吴佳聪;吴卓;

    目的:探讨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妊娠早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以下简称甲减)相关指标的参考范围。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396例妊娠早期妇女和200例非妊娠期育龄妇女的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游离甲状腺激素(free thyroxin,F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等甲状腺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妊娠3~5+6周血清TSH范围与非妊娠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1 749.500,P=0.850),妊娠6~12+6周血清TSH范围0.339~4.389μIU/m L(中位数1.230μIU/m L),与非妊娠期比较明显下降(U=55 597.500,P=0.000),中位数下降34.22%,上限值下降22.57%。妊娠3~12+6周血清FT4范围与非妊娠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38 601.500,P=0.615)。按美国甲状腺协会(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ATA)诊断标准和本研究妊娠特异性参考标准,妊娠早期亚临床甲减患病率分别为18.687%、2.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863,P=0.000)。结论:妊娠≤5+6周妇女的血清TSH可采用非妊娠妇女参考范围,妊娠6~12+6周妇女血清TSH具有妊娠特异性,上限为4.389μIU/m L。

    2017年04期 v.37;No.170 337-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综述

  • 树突细胞在狼疮性肾炎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宋佳敏;达展云;

    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目前已知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是连接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桥梁,在调控机体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典型的多系统受累的非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脏是常见的受累器官。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时树突细胞在肾脏中聚集,通过表达多种受体、共刺激分子及炎症因子参与相关的免疫炎症反应,而免疫炎症反应是狼疮性肾炎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树突细胞有望成为治疗肾脏损伤和延缓病程的新靶点。

    2017年04期 v.37;No.170 340-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 三维超声评价产科相关肛提肌损伤的研究进展

    顾跃花;

    产科相关盆底功能障碍是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的常见病,肛提肌是盆底支持机构中最重要的肌群,在妊娠及分娩时常发生损伤,近年来三维盆底超声迅速发展,肛提肌的检查越来越广泛,本文探讨三维超声在评价产科相关肛提肌损伤中的重要价值。

    2017年04期 v.37;No.170 345-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临床研究

  • 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伴低分化鳞状细胞癌1例报告

    龚长银;马建荣;陆海舟;

    目的:探讨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伴鳞状细胞癌的病理学特征、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伴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巨检见已剖开囊实性肿物,13.0 cm×11.0 cm×5.0 cm,实性区部分呈菜花样,切面灰白色,半透明,质地稍硬,局部质脆,囊壁最厚处约3.0 cm,囊内壁局部见少量油脂样物及毛发。囊壁表面附输卵管。宫腔面光滑,内膜厚0.1 cm,右宫角浆膜面见菜花样肿块6.0 cm×4.0 cm×3.0 cm,宫颈外口光滑。镜下肿瘤囊壁组织中见多量吞噬脂质的泡沫样细胞,内衬鳞状上皮。菜花样及囊壁增厚部分见鳞状上皮恶变,排列成乳头状,实性条索或巢状,大部分胞质透明变,部分区域可见单细胞角化、细胞间桥及角化珠等鳞状上皮分化特征。囊壁内还可见到少量毛发的横断面和成熟脂肪组织。免疫组化显示恶性肿瘤细胞CK7(-)、CK5/6(+)、P63(+)。病理诊断:(右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伴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侵犯右侧输卵管及右侧子宫角,子宫内膜萎缩,宫颈慢性炎。结论: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伴鳞状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对于绝经后的女性,尤其是肿瘤较大、囊实性改变及囊壁增厚的病例,应警惕畸胎瘤恶性变的可能,规范取材,仔细检查,辅以特征性的免疫组化以助于病理学诊断及鉴别诊断,以免延误诊治。

    2017年04期 v.37;No.170 347-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 Keap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与化疗敏感性、预后的关系

    王明伟;茅国新;李伟;李曙光;许映华;

    目的:分析Kelch样ECH联合蛋白1(Kelc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 1,Keap1)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探讨Keap1表达水平与化疗敏感性、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手术治疗和失去手术机会接受全身化疗的NSCLC患者各50例,采用En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NSCLC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Keap1的表达,分析肿瘤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Keap1表达差异及其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分化程度、TNM分期、PS评分、吸烟情况和癌症家族史之间的关系,并探讨Keap1表达与患者化疗疗效、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50例手术治疗的NSCLC癌组织中Keap1表达阳性29例(58.0%),癌旁正常组织阳性12例(24.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失去手术机会的晚期NSCLC癌组织中Keap1表达阳性41例(82.0%),与NSCLC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吸烟和癌症家族史均无相关性。Keap1表达阳性组化疗有效率为43.9%(18/4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7.8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14.2个月;Keap1表达阴性组分别为22.2%(2/9)、4.1个月、11.6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Keap1在NSCLC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且与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有关,是影响NSCLC患者PFS和OS的独立因素。Keap1可能是一个有用的预测晚期NSCLC患者预后的生物指标。

    2017年04期 v.37;No.170 349-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 甘胆酸在评价胆囊结石肝功能损害中的临床应用

    曾德飞;刘辉;阙荣良;吴定昌;

    目的:探讨血清甘胆酸(cholyglycine,CG)在胆囊结石肝功能损害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9月就诊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单纯胆囊结石患者42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功能异常29例、健康体检者60例,检测各组血清CG、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s,TBA)、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等指标变化,进行相关性及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监测术前及术后第3天、第5天各指标变化,评价CG检测在胆囊结石肝功能损害的临床价值。结果:两患病组CG等指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其中CG与TBA的表达显著正相关(r=0.759、0.873,P<0.05);与TBA相比,CG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较高(P<0.05);且胆囊切除术治疗后,单纯胆囊结石组患者CG轻度升高后于术后3 d开始显著降低(P<0.05),TBA术后3~5 d均未见明显下降(P>0.05);胆囊结石伴肝功能异常组患者中CG、TBA、ALT、AST术后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CG可作为胆汁淤积和肝功受损程度的动态指标,对胆囊结石所致胆汁淤积和肝功损伤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价以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7年04期 v.37;No.170 353-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 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中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徐强;马克钧;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在膀胱尿路上皮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健康人群、膀胱癌患者各70例入组,通过检测静脉血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空腹血糖浓度,采用稳态评估法(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HOMA)模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IRI)、胰岛分泌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β,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数值,比较两组数值的差异。结果:膀胱癌组与健康对照组FINS、IRI及IS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空腹血糖及HOMA-β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膀胱癌组不同临床分期FINS、IRI及IS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可能是膀胱癌发病相关因素之一。

    2017年04期 v.37;No.170 356-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基于个案管理的专人化随访指导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高月红;

    目的:探讨基于个案管理的专人化随访指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肺功能及有无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内科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实施专人化随访指导,对照组实施责任护士常规随访指导。分别在出院前、出院后6个月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生活质量[圣乔治呼吸问卷(Sain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SGRQ)]、肺功能情况进行评定,并了解患者有无再入院。结果:两组患者在出院前Barthel和SGR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后6个月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肺活量也高于对照组,SGR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6个月的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个案管理模式的专人化随访指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和肺功能,降低再入院率,减少医疗费用。

    2017年04期 v.37;No.170 359-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患者运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分析

    成卫萍;王婷婷;孙丽;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患者应用快速康复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肩袖损伤行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运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照组患者实施责任制整体常规护理模式。采用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评价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疼痛数字评价量表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当日、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肩关节功能,术前、术后当日、术后3 d及术后7 d的疼痛程度以及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及住院时间、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改善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患者肩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疼痛,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2017年04期 v.37;No.170 362-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综合性血液保护措施的应用

    季菊红;左红梅;张燕;

    目的:将综合性血液保护措施应用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观察不输或少输异体库血进行心脏手术的效果。方法: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选取采用综合性血液保护措施的30例患者为实验组,未采用综合性血液保护措施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比积(hematocrit,HCT),输异体血量及术后24 h纵隔引流量。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PLT、Hb、HC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24 h纵隔引流量、输库血量,实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采用综合性血液保护措施,可减少手术出血,使异体输血量减少,避免了异体输血可能引起的各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及输血并发症。

    2017年04期 v.37;No.170 365-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endoport造瘘辅助与脑压板辅助的疗效比较

    刘汉军;张猛;颜庆华;

    目的:比较高血压脑出血经endoport辅助手术与常规脑压板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疗效与特点。方法 :总结26例幕上高血压脑性出血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endoport组12例,脑压板组14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术中脑皮层造瘘挫伤数、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ore,GOS)等。结果:endoport组术中出血量为(68.45±7.45)m L,术中脑皮层挫伤数为(1.25±0.87),脑压板组分别为(70.16±8.13)m L、(4.29±0.8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术后6个月GO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术中辅助endoport进行皮层造瘘,能减少脑皮层造瘘损伤,术野较干净,但对脑出血手术患者的预后与脑压板手术方法无明显差别。

    2017年04期 v.37;No.170 367-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心理干预对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感受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陈晶晶;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化疗科收治的70例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自我负担感受及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心理状态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改善不良心理状态,增强治疗效果。

    2017年04期 v.37;No.170 370-3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托伐普坦在急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中使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陈子微;吴翔;

    目的:探讨托伐普坦治疗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9例A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托伐普坦组(25例)。对照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使用袢利尿剂进行治疗,托伐普坦组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加用托伐普坦。72 h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改善情况、左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血钾及血钠浓度、24 h平均尿量、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及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 GFR)。结果:治疗72 h后,托伐普坦组24 h平均尿量、BNP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均P<0.05)。托伐普坦组心力衰竭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70.8%(P<0.05),e GFR、LVEF、LVEDD未见明显变化。结论:早期使用托伐普坦可以安全有效地缓解AHF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

    2017年04期 v.37;No.170 372-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高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支架外固定在GustiloⅢ型胫腓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葛勇;陈海磊;陆新林;张弛;

    目的:探讨高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支架外固定在开放胫腓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威克伤"结合支架外固定并二期修复组织缺损,处置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25例。结果:所有病例经负压治疗10~15 d后行二期缝合或游离植皮,均痊愈,无感染、骨外露或并发骨髓炎病例。结论:对于高能量外伤导致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威克伤"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结合支架外固定术方法简单,治疗时间短,感染率低,创面愈合快,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案。

    2017年04期 v.37;No.170 375-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 潘生丁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32例临床分析

    朱明;徐士洁;郭蔚;

    目的:探讨潘生丁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确诊为过敏性紫癜的患儿63例,随机分为采取潘生丁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的观察组(n=32)与采取常规治疗的对照组(n=31)。观察两组患儿的紫癜面积消退情况、腹痛缓解、关节疼痛缓解及尿血、便血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4.19%,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χ2=17.214,P=0.004)。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细胞因子IL-6、IL-8及TNF-α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细胞因子IL-6、IL-8及TNF-α3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紫癜性肾炎新出现1例(3.12%),对照组3例(9.6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2,P=0.583)。结论:潘生丁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2017年04期 v.37;No.170 37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文拉法辛合并认知心理治疗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分析

    王海;丁雅琴;

    目的:观察文拉法辛合并认知心理治疗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4月—2017年2月期间精神科门诊就诊的61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接受文拉法辛治疗28例(对照组),接受文拉法辛合并认知心理治疗33例(观察组)。评价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和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价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94%显著高于对照组82.14%(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及TESS等级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文拉法辛联合认知心理治疗对于改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症状有显著的效果,且改善疾病预后,值得推广。

    2017年04期 v.37;No.170 379-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追踪式护理减少痛风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复发

    卞唯伟;黄宏伟;

    目的:探讨追踪式护理对痛风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出院后1年内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将71例痛风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根据制定好的追踪式护理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按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进行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消化道出血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消化道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痛风复发≥2次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追踪式护理有助于降低痛风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复发率,同时有助于痛风发作的控制。

    2017年04期 v.37;No.170 381-3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B超引导下对乳腺良性肿瘤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的疗效观察

    蒋丽;石碧霞;

    目的:探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B超引导下对4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术后观察疗效并分析。结果:B超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乳腺肿块均被完全切除。手术中共切除肿块113个,其中乳腺纤维腺瘤48个,乳腺囊肿33个,导管内乳头状瘤16个,乳腺增生9个,脂肪瘤7个。术后出现并发症2例(5%),1周内好转,手术成功率100%。结论:在B超引导下对乳腺良性肿瘤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临床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好,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年04期 v.37;No.170 383-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彩超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及治疗评估

    卫建莲;

    目的:探讨彩超检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诊断及治疗预后评估。方法:对14例门诊及住院下肢DVT患者进行髂总静脉、股深静脉等二维灰阶及彩色血流探测,并于治疗后随访。结果:左下肢DVT 10例,占71.4%。保守治疗11例,完全恢复7例,部分血栓再通4例;行经皮下腔静脉滤器植入置管溶栓术3例,其中1周后肺栓塞突发死亡、完全恢复、部分血栓残留各1例。结论:DVT多发生于左侧下肢,超声检查对DVT的诊断及治疗评估具有很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目前已成为下肢静脉血栓检查的主要检查方法,但不能完全代替静脉造影。

    2017年04期 v.37;No.170 385-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根管再治疗138例临床分析

    王玉贤;

    目的:探讨首次根管治疗失败后进行根管再治疗的疗效,分析影响再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本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138例152颗首次根管治疗失败后需进行根管再治疗的患牙,根据临床上常见的医源性因素和X线评判标准将152颗患牙分为4组。Ⅰ组:根管欠充填;Ⅱ组:根管漏充填;Ⅲ组:根管充填不严密;Ⅳ组:根管超充填。4组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根尖透射区。根据X线结合临床症状评价疗效。结果:152颗患牙根管再治疗成功123颗,成功率80.92%,Ⅰ、Ⅱ、Ⅲ、Ⅳ组治疗的成功率分别为88.71%、85.00%、75.00%和9.09%。结论:根管再治疗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其中根管超充填的再治疗失败率较高,体现了首次根管治疗的重要性。

    2017年04期 v.37;No.170 387-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加长型PFNA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粗隆下骨折的效果比较

    杭海峰;汤新兵;马龙驹;

    目的:通过比较加长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方式治疗粗隆下骨折的效果,以指导临床医师对股骨粗隆下骨折的手术方案的选择。方法:自2013年3月—2016年8月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经牵引床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加长型PFNA内固定治疗粗隆下骨折56例,采用切开复位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方式治疗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功能,临床疗效评价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价,比较两组间的效果。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给予输血方面,加长型PFNA组少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P<0.05);在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方面,加长型PFNA组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长型PFN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7%,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长型PFNA组优良率明显高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P<0.05)。结论:对于粗隆下骨折的治疗优先选择加长型PFNA,运用闭合复位或小切口感触辅助复位的髓内固定技术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骨愈合率高,同时获得满意的功能恢复,患者满意度高、效果可靠。

    2017年04期 v.37;No.170 389-3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 单纯性龈炎40例患者龈上洁治术后疗效观察

    陈丽洁;何新;

    目的:研究单纯性龈炎患者龈上洁治术后半年内其龈炎程度的控制情况同时进行术后疗效的观察评价。方法:临床上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符合纳入标准的需要进行龈上洁治术的单纯性龈炎患者40例,分别检查记录洁治前(T0),洁治后1周(T1)、1个月(T2)、3个月(T3)、6个月(T4)的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并两两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T0相比,T1、T2、T3的牙龈指数与菌斑指数均下降(均P<0.05),而T4时的指数值回升(P>0.05)。结论:对于单纯性龈炎患者配合口腔卫生宣教在3个月内的口腔卫生得到较好的恢复和维护,但到6个月后则龈炎情况复发,建议半年左右定期进行龈上洁治术。

    2017年04期 v.37;No.170 392-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