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立敏;朱丽君;王守卫;金晓铃;邵晓轶;
目的 :探讨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 CTS)对谷氨酸(glutamate, Glu)诱导的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取生长状态良好的PC12细胞,用1μmol/L Glu处理,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表达水平;以CTS(5μmol/L或10μmol/L)预处理PC12细胞12 h后,再用Glu刺激12 h,采用TUNEL染色分析CTS对Glu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CTS预处理前后Glu刺激的PC12细胞中糖蛋白调节78(78 ku 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GRP78)的蛋白表达水平,并通过sh-RNA干扰细胞内GRP78表达,观察细胞活力的变化。结果:Glu可诱导PC12细胞凋亡,抑制胞内GRP78的表达;经CTS预处理后Glu诱导的神经元凋亡现象得到缓解,GRP78表达增加;干扰PC12细胞内GRP78表达后,可逆转CTS的抗凋亡作用。结论:CTS可通过上调GRP78的表达从而保护PC12细胞抵抗Glu诱导的细胞凋亡。
2020年02期 v.40;No.186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6K] - 顾亮;薛群;
目的:探究miR-146a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的增殖及迁移的影响,进一步研究miR-146a的靶向基因及其作用。方法:miR-146a mimics转染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CCK8及Transwell检测过表达miR-146a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增殖及迁移的影响;利用Targetscan预测及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确认miR-146a可能结合的靶基因;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miR-146a对靶基因的影响。结果 :过表达miR-146a显著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增殖(P<0.001)及迁移(P<0.001);miR-146a结合的潜在靶基因为Smad4;过表达miR-146a显著上调其靶基因Smad4基因的表达(P<0.05)。结论:miR-146a通过上调其靶基因Smad4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的增殖及迁移。
2020年02期 v.40;No.186 10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5K] - 卢婷婷;李峰;张永辉;张冲;包璟崟;刘冬梅;陈亦凡;沈萌萌;董福禄;周云峰;陆斌;
目的:研究金丝楠木精油对人前列腺癌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为金丝楠木精油预防肿瘤和长寿保健产品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使用3种不同年份的阴沉金丝楠木、近代金丝楠木和新鲜金丝楠木为实验材料,通过加热升腾的方式提取精油。以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DU145和LNCaP)为检测对象。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 CCK-8)法检测金丝楠木精油对前列腺癌细胞的抑制情况,计算半数抑制率(50%inhibition concentration, IC_(50));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金丝楠木精油对前列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评价金丝楠木精油的抗肿瘤活性。结果:3种金丝楠木精油都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新鲜金丝楠木精油对3种前列腺癌细胞系(PC3、DU145、LNCaP)的IC_(50)分别为0.254200%、0.119 600%和0.094 270%;近代金丝楠木精油对3种前列腺癌细胞系(PC3、DU145、LNCaP)的IC_(50)分别为0.019960%、0.031 750%和0.016 550%;阴沉金丝楠木精油对3种前列腺癌细胞系(PC3、DU145、LNCaP)的IC_(50)分别为0.008897%、0.016 850%和0.004 589%,其中效果最好的是阴沉金丝楠木精油,且万分之一含量的阴沉金丝楠木精油可显著诱导人前列腺癌细胞的凋亡,提示金丝楠木精油可能通过诱导凋亡达到抑癌的作用。结论:金丝楠木精油可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促进癌细胞发生凋亡。
2020年02期 v.40;No.186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4K] - 谷晓楚;倪培艳;李涛;
目的:探索肾素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与精神分裂症可能的相关性及潜在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利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基因组,采用Massarray飞行时间质谱法,测定肾素基因启动子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采用剑桥神经心理自动化成套测试中的快速视觉信息处理(rapid visu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RVP)和延迟匹配(delayed matching to sample,DMS)评估受试者注意力及视觉记忆。结果:发现两组间肾素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性别、年龄、患病状态作协变量,CpG位点[chr1:204166158(hg38)]的甲基化比例与RVP总正确反应数(r=-0.68, P=2.42×10~(-7)),RVP A’(r=-0.61, P=6.94×10~(-6)),DMS总正确数(r=-0.55, P=1.02×10~(-4)),DMS延迟正确数(r=-0.54, P=1.52×10~(-4))显著相关。结论:肾素基因可能通过启动子甲基化在精神分裂症病理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2020年02期 v.40;No.186 117-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 朱新辉;孙驰;徐大伟;崔胜宇;刘巍;王友华;崔志明;
目的 :探讨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I(β1,4-galactosyltransferase-I,β1,4-GalT-I)与趋化因子CXC配体10(CXC ligand 10, CXCL10)/CXC受体3(CXC receptor 3, CXCR3)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中的相互关系及其在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 FLS)侵袭中的作用。方法:(1)建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 CIA)小鼠模型,评估β1,4-GalT-I的作用;(2)运用免疫共沉淀和免疫荧光双标检测β1,4-GalT-I与CXCR3间的相互作用;(3)运用凝集素结合测定检测Galβ1,4GlcNAc糖链的合成;(4)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截短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 MMP-1)水平;(5)运用Transwell分析检测FLS侵袭性的变化。结果:(1)抑制β1,4-GalT-I减轻CIA小鼠模型的炎症反应;(2)β1,4-GalT-I与CXCR3在体外和体内存在相互作用并在FLS中存在共定位;(3)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刺激细胞时,CXCR3上的Galβ1,4GlcNAc糖链合成显著增加;(4)在CXCR3转染的细胞中,si-β1,4-GalT-I降低了截短MMP-1的水平,当使用CXCR3抑制剂AMG487时,β1,4-GalT-I不能增加截短MMP-1的表达;(5)β1,4-GalT-I影响CXCL10/CXCR3介导的FLS侵袭性。结论:β1,4-GalT-I通过调节CXCL10/CXCR3激活影响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侵袭。
2020年02期 v.40;No.186 12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1K] - 朱建峰;郑兵;龚赛雷;何伯圣;
目的:对比分析CT尿路造影(computer tomography urography, CTU)的常规扫描和改良扫描方案的辐射剂量及对尿路结构显示准确性的差异,以探讨改良扫描方案的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选取疑诊尿路疾患、随机进行CTU分段注射和常规扫描、且CTU诊断阴性的80例患者的资料。实验组40例,采用分次团注三期CTU检查;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四期CTU检查。由两名主治以上影像科医师对CTU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估,内容包含两种方法的肾盂和各端输尿管管腔扩张度比较、肾盂和各端输尿管管腔内CT值比较,并对比分析两种方式CTU对患者的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肾盂及输尿管上、中和下端管腔扩张度和相对应各段CT值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所受辐射剂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的CTU方法在输尿管管腔扩张程度上无明显差异,但能减少患者受到的辐射剂量,且基本不影响对疾病的诊断。
2020年02期 v.40;No.186 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K] - 张丽丽;季周婧;张捷;杨圣菊;
目的 :探讨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 PDT)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的效应及细胞自噬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A431中,通过噻唑蓝(methylthiazolyl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 MTT)法检测5-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 acid, ALA)-PDT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自噬抑制剂3-甲基嘌呤(3-methyladenine, 3-MA)或自噬诱导剂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 5-FU)联合ALA-PDT对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染色观察3-MA或5-FU联合ALA-PDT对A431细胞凋亡的影响,并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q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如Bax、Bcl2、Survivin的表达情况。3-MA或5-FU联合ALA-PDT处理A431细胞后,通过RT-qPCR检测细胞中自噬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autophagy 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 LC3)的表达水平及透射电镜来监测细胞自噬的发生。结果:ALA-PDT可抑制A431细胞的增殖并可诱导发生细胞自噬。进一步发现3-MA或5-FU联合ALA-PDT也可显著抑制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增殖。3-MA或5-FU联合ALA-PDT处理A431细胞后,与未处理组相比,Hoechst染色检测显示细胞凋亡被显著诱导;RT-qPCR检测显示LC3和Bax表达上调、Bcl2和Survivin表达下调;透射电镜显示细胞自噬被显著诱导,影响程度:5-FU+ALA-PDT>ALA-PDT>3-MA+ALAPDT。结论:自噬调节可能是ALA-PDT治疗的关键点,ALA-PDT联合3-MA或5-FU可能成为治疗皮肤肿瘤,尤其是皮肤鳞状细胞癌的新策略。
2020年02期 v.40;No.186 13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6K] - 朱建;魏希姨;任筱寒;李小鑫;游泽斌;李光耀;卢忠文;陈杏林;陈旭;解吕中;秦超;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 VDR)基因ApaI(rs7975232)、BsmI(rs1544410)、TaqI(rs731236)、FokI(rs2228570)多态性与尿石症的关系。方法:尿石症患者212例和对照组250例纳入本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方法分析了VDR基因的4个多态性位点。结果:所有多态性位点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均符合遗传平衡定律。两组中BsmI和FokI位点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尿石症易感性相关。携带BsmIb等位基因者,其尿钙排泄水平明显升高。结论:BsmI和FokI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尿石症的发生相关,BsmI的b等位基因与尿石症患者的高尿钙排泄有关。
2020年02期 v.40;No.186 135-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 王琳;沙江明;邵荣;殷泉忠;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中添加益生菌对高龄老年患者营养状态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单盲,选择≥80岁的高龄全肠内营养者为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肠内营养)和干预组(益生菌+肠内营养)。分别测定试验开始时、1个月、2个月、3个月的血常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淋巴细胞绝对值(lymphocyte, L)、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ocyte%, L%)],营养相关检测[总蛋白(total protein, TP)、白蛋白(albumin, ALB)、前白蛋白(pro-albumin, pro-ALB)],脂质代谢血液学检测[三酰甘油(triglyceride, 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并观察患者相关临床事件的发生,包括消化道反应、大便性状、发热、抗生素使用情况等。结果:(1)治疗3个月后,两组WBC、Hb、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血清TP、ALB、pro-AL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随着时间的越长,TP、ALB、pro-ALB增长越多(P<0.05)。(2)两组脂质代谢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间相关临床事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联合益生菌的肠内营养方式可促进肠内营养的实施及支持效果,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2020年02期 v.40;No.186 140-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 刘小曼;张兰凤;
目的 :分析放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口腔黏膜炎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放疗科、化疗科接受口腔状态评估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患有口腔黏膜炎分为口腔黏膜炎组和非口腔黏膜炎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口腔情况、治疗情况等指标,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放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为36.0%,其中Ⅰ度和Ⅳ度分别占47.2%和11.1%。发病部位以颊面部(36.1%)最多,其次为牙龈(19.4%)。进入Logistic回归分析方程的有口腔评估得分、恶心呕吐反应、有无5-氟尿嘧啶化疗史、口腔pH值、忧郁焦躁情绪、住院天数。结论:应加强护理人员培训、重视口腔评估,掌握肿瘤放化疗致口腔黏膜炎的危险因素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降低放化疗引起的口腔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0年02期 v.40;No.186 14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 姜浩;乔进;窦志华;朱立成;尚云飞;
目的:分析使用无创呼吸机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征与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与预防院内感染发生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因呼吸系统疾病使用无创呼吸机患者325例,查阅住院病历,记录医院感染率、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与药敏试验、抗菌药物使用构成比,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使用无创呼吸机患者325例的医院感染率为29.85%;医院感染部位以上、下呼吸道感染为主,感染率分别为25.77%与44.33%;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4.26%,主要包括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与大肠埃希菌;抗菌药物使用构成中,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噻肟/舒巴坦的使用占比最高,分别为23.87%与20.95%;多因素分析显示,住院时间>10 d、有留置导管与恶性肿瘤是无创呼吸机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医院呼吸内科使用无创呼吸机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主要以上、下呼吸道感染为主,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年龄、抗菌药物的使用、留置导尿管与住院时间是导致该类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对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与干预,可有效预防并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2020年02期 v.40;No.186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 朱陈;卞兆连;仇松;曹亮;
目的:检测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eucine-rich-alpha-2-glycoprotein 1, LRG1)在胰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研究LRG1表达情况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外科手术后病理确诊为胰腺癌的患者40例,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LRG1表达概况,并分析LRG1的表达与胰腺癌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胰腺癌组织中LRG1的高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72.5%vs 20.0%,χ~2=20.113, P<0.001)。胰腺癌组织LRG1的表达与患者肿瘤分期、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χ~2=6.771、7.064、4.409,均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LRG1可能在胰腺癌的发展侵袭转移中起一定的作用,有可能作为评估胰腺癌预后的分子指标和治疗靶点。
2020年02期 v.40;No.186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0K] - 周果;倪杰;顾建国;
目的 :探讨瓜蒌皮注射液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related phospholipase A2, Lp-PLA2)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5月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收住院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80例作为治疗组,并选取同期80例健康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hs-CRP、Lp-PLA2、HCY水平。治疗组再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组)和瓜蒌皮治疗组(瓜蒌皮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予降血脂抗血小板等常规治疗,瓜蒌皮组加用瓜蒌皮注射液治疗。观察不同治疗组治疗前后hs-CRP、Lp-PLA2、HCY的水平变化。结果: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hs-CRP、Lp-PLA2、HCY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瓜蒌皮组血清hs-CRP、Lp-PLA2、HCY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P<0.01)。结论:瓜蒌皮注射液能显著降低hs-CRP、Lp-PLA2、HCY水平。
2020年02期 v.40;No.186 153-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 华忆雯;于欣宇;袁吉祥;陈昱延;刘家洲;胡懿淋;薛万江;
目的:了解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健康正常受试者20例、胃溃疡患者20例、胃癌患者100例术前的外周血样本,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Tregs细胞、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 NK)细胞和CD19~+B细胞所占比例,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分析NK细胞比例的临床诊断临界值。结果: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NK细胞比例较胃溃疡患者和健康人群显著升高(P<0.05),而其他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NK细胞的比例还与胃癌的T分期、N分期、TNM分期和分化水平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NK细胞比例在胃癌中的诊断临界值为11.61%,该临床诊断临界值灵敏度为88.0%,特异性为80.0%。结论:外周血NK细胞比例不仅是胃癌患者的辅助诊断标记物,而且还和胃癌的恶性表型相关。
2020年02期 v.40;No.186 156-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 阙荣良;陈丽萍;肖婷;吴定昌;
目的: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RDW)在高血压并发脑梗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住院患者1 040例,其中单纯高血压815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225例,分析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与RDW及RDW与脑梗死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高龄占比、饮酒率、高HCY百分比、血管壁内膜-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增厚率、高血压病程、脂蛋白(lipoprotein, LP)a、胱抑素C(cystatin C, CYS-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rophil percent, NEU%)随着RDW四分位数增加而增加,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 A, Apo A)随着RDW四分位数增加而降低(P<0.05);在RDW Q4合并脑梗死发生率最高(29.2%);纠正部分影响因素后,RDW Q4的OR值最大,为1.897(1.134~3.174);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治疗前RDW明显高于治疗后和单纯高血压组(P<0.05)。结论:RDW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高血压并发脑梗死诊断及疗效评价的指标。
2020年02期 v.40;No.186 159-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 徐进;吴献华;符益纲;周仪;周笑;
目的:探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MR)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联合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density, PSAD)对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 PCa)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临床怀疑PCa的62例患者,行常规MR及DTI检查。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PCa组和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组。运用MR确定前列腺体积并计算PSAD值[PSAD值=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值/前列腺体积]。两名测量者协商一致确定可疑病灶,独立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与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 FA)。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BPH组、PCa组各参数值的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分析,寻求最佳参数与最佳阈值。结果 :PCa和BPH组的ADC平均值分别为(1.331±0.303)×10~(-3)mm~2/s和(0.890±0.218)×10~(-3) mm~2/s(P<0.05)。PCa和BPH组的FA平均值分别为(0.186±0.043)和(0.219±0.048)(P<0.05)。PCa和BPH组的PSAD平均值分别为(0.59±0.43) ng/cc和(0.25±0.24) ng/cc(P<0.05)。ROC曲线显示ADC值、FA值、PSAD、DTI及DTI+PSA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2、0.697、0.757、0.884、0.884。结论:MR扩散张量成像的ADC值、FA值及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值均可较好地诊断PCa。联合DTI参数ADC值及FA值对PCa的诊断效能提高。
2020年02期 v.40;No.186 175-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5K] - 俞俊俊;
目的:分析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glucocorticoid-induced osteoporosis, GIOP)患者的饮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2016年9月—2019年6月间收治的GIOP患者2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3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开始前、后的饮食依从率和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饮食依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饮食依从率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饮食依从率与本组护理前和对照组护理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B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BMD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提高GIOP患者的饮食依从性,缓解其骨质疏松症状,提升治疗效果。
2020年02期 v.40;No.186 179-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陈玲;李濯非;刘超;
目的 :了解鹅口疮后患儿淋巴细胞亚群特点,为有鹅口疮病史婴儿预防接种提供帮助。方法 :收集2019年1—12月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因鹅口疮病史354例婴儿的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分别比较不同性别、不同月龄间CD4~+淋巴细胞、CD8~+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 NK)绝对值及比值差异,分析鹅口疮婴儿淋巴细胞亚群的特点。结果:354例中最小50 d,平均月龄8个月,最小胎龄35~(+5)周。CD4~+T淋巴细胞绝对数(2 682±930)个/μL(30.53%~65.17%),CD8~+T淋巴细胞绝对数(1 344±523)个/μL(10.73%~33.90%),B淋巴细胞(1 667±628)个/μL(13.23%~42.37%),NK绝对数(530±318)个/μL(2.50%~20.07%)。男246例,女108例,不同性别间淋巴细胞亚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月龄109例,>6月龄245例,不同月龄患儿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鹅口疮婴儿淋巴细胞亚群绝对计数与月龄、性别无相关性;建议无特殊病史足月产鹅口疮婴儿按常规免疫接种疫苗。
2020年02期 v.40;No.186 181-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许颖;赵彩明;
目的:探讨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超声心动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8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原发性心脏肿瘤80例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资料、术中所见肿瘤形态及术后病理结果。结果:术后病理:良性心脏肿瘤73例(91.25%),其中黏液瘤71例(88.75%),多数附着于房间隔附近,带蒂,活动度较大;乳头状弹力纤维瘤2例(2.50%),体积较小、呈乳头状。恶性心脏肿瘤7例(8.75%),形态多不规则,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多合并心包积液。结论:原发性心脏肿瘤中大部分为良性肿瘤,其中黏液瘤最多见;超声心动图能动态观察肿瘤部位、大小和形态,且对鉴别良恶性肿瘤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02期 v.40;No.186 183-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2K] - 苏健;徐丹洋;
目的:建立倍他米松氯霉素乳膏中氯霉素含量测定方法,完善医院制剂质控标准。方法:以藤黄微球菌作为实验菌株,采用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中管碟法中的二剂量法测定氯霉素的效价,抗生素高低剂量浓度为30~60 U·mL~(-1)对倍他米松氯霉素乳膏中氯霉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本方法对专属性良好,精密度RSD为0.8%,准确性RSD为0.9%,定量线性范围为24.1~75.1 U·mL~(-1),平均回收率98.8%,可信限率<5%。结论:此法可用于医院的倍他米松氯霉素乳膏中氯霉素的效价测定。
2020年02期 v.40;No.186 186-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 沈钰;蒋博宣;谢勇;盛国荣;
目的:观察中药三黄苦参洗剂联合抗敏止痒乳膏治疗女性外阴慢性湿疹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门诊确诊的女性外阴慢性湿疹患者9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Ⅰ、Ⅱ组,各31例。观察组予三黄苦参洗剂联合和抗敏止痒乳膏治疗,bid;对照Ⅰ组单独外用三黄苦参洗剂,bid;对照Ⅱ组单独外用抗敏止痒乳膏,bid,总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周采用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结合瘙痒评分进行湿疹严重程度评定,用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ymptom score decline index, SSRI)评价疗效。结果:治疗2、4周后,观察组总积分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0.00%,对照Ⅰ组67.74%,对照Ⅱ组66.67%,观察组与各对照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4、8周时,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Ⅰ、Ⅱ组(P<0.05),对照Ⅰ、Ⅱ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黄苦参洗剂联合抗敏止痒乳膏治疗女阴慢性湿疹能显著改善皮损临床症状,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2020年02期 v.40;No.186 188-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沈春美;黄建飞;董帝英;
目的:分析内观心理疗法联合利培酮治疗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近期效果。方法 :选取南通市紫琅医院2017年10月—2019年6月收治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内观心理疗法,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阳性症状量表(scale for the assessment of positive symptoms, SAPS)、阴性症状量表(scale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gative symptoms, SANS)、个体与社会功能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 PSP)、韦克斯勒记忆量表(wechsler memory scale, WMS)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5.29%)与对照组(76.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APS、SAN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PSP、WM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利培酮治疗基础上予内观心理疗法效果显著,可减轻症状,提高记忆力,改善社会功能。
2020年02期 v.40;No.186 191-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卢晓慧;
目的:探讨不同牙齿填充材料治疗牙齿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单颗牙齿楔状缺损患者125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自选填充材料分为3组,A组45例接受玻璃离子治疗,B组42例接受Z350流动纳米树脂治疗,C组38例接受一般光固化树脂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并分析失败原因。结果:A组成功41例(91.11%),B组40例(95.24%),C组33例(86.84%),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失败原因主要有牙髓或根尖周病、修补体变色、继发龃、填充物缺损或脱落,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Z350流动纳米树脂是治疗牙齿楔状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0年02期 v.40;No.186 193-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华雯;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应用于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狼疮性肾炎中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狼疮性肾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模式,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不良反应、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及躯体功能等方面表现更好(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到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狼疮性肾炎之中,能改善患者的护理条件,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2020年02期 v.40;No.186 195-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本期数据